凄冷

作品数:12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侠王萍涛张艳辉刘家思马晓雁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宜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废墟的召唤
《月读》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宗璞 鱼夕 
宗璞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牙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
关键词:月牙儿 古希腊罗马 废墟 凄冷 斜阳 召唤 气象台 
雪地卷子
《当代》2024年第2期223-230,237,共9页胡竹峰 
雪色下的大地比云层更白,百十种白,万千种白,万万种白,凝为一白。各种颜色的白,是陈白,是纯白,是粹白,是大白,是霜白,是冷白,是葱白,是竹白,是面白,是皎白,是洁白,是皓白,是柔白,是惨白,是荒白,是亮白,是肃白,是粉白,是赤白,是纤白,是斑...
关键词:无邪 纯白 凄冷 
微雨落清明
《社区》2024年第7期62-62,共1页马俊 
说到清明,绕不开一个“雨”字。或许是因为杜牧的《清明》诗影响太过深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纷纷,欲断魂,清明的气氛被谊染得有些伤感凄冷。诗人杜牧因为天涯羁旅之思,心中有无法...
关键词: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羁旅 杜牧 凄冷 清明诗 
聊斋诗凄冷气氛研究——基于“气氛美学”的诠释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娄纯滢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青年项目“聊斋俚曲语气系统的类型学研究”(23DYYJ05)。
蒲松龄的聊斋诗笼罩着一层凄冷气氛。凄冷气氛的形成,始于诗人对现实物理空间中与自己伤感情调相合的凄冷气氛之物及其表现形式的选取,后通过通感手法将其呈现在文学审美空间中,最终形成整体的浑融的凄冷气氛。在凄冷气氛影响下,聊斋诗...
关键词:聊斋诗 凄冷气氛 气氛美学 
行走在落叶中
《新读写》2024年第2期15-15,共1页韩叔衡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题记世人皆以落叶为叹,而秋,仿佛成了悲伤的代名词。深秋时节,小雨滴滴答答下了一整夜,配合着风的呼啸,打落了一片片金黄的叶子。我走在这满地的残叶之中,悲伤之情不觉涌上心头。这些落叶已然...
关键词:深秋时节 悲伤 凄冷 落叶 
既能逍遥必放旷
《商周刊》2024年第1期56-56,共1页杨梦雪 
宋代元丰五年(1082),已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载春秋。初遭贬谪的苏轼,被门可罗雀的孤寂和江边寒月的凄冷笼罩着,心灰意冷、衍湟不定,故而然长叹:“栋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然而,回望风云莫测的千古大潮,苏轼似乎领悟了宦海沉浮的...
关键词:宦海沉浮 贬黄州 寂寞沙洲冷 苏轼 孤寂 凄冷 大梦 贬谪 
雨前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3年第10期56-56,共1页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画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关键词:笛声 凄冷 灰暗 夜色 
回家最晚的一次
《读写月报》2023年第29期53-53,共1页万艺繁 付胜芳(指导) 
雨停了,但风还在刮着。天迟迟没有好转,在乌云的笼罩下,街道显得更阴沉昏暗。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窗边,透过窗户呆呆地望着校门外的人行道。没有人注意我,他们都低着头匆匆地往家赶。地面很潮湿,寒风萧瑟,让我感到更加凄冷。
关键词:独自一人 人行道 凄冷 
世事如云烟,如何留得
《读者》2023年第11期11-11,共1页刘荒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不朽诗句。听雨有多种途径:欲求响亮,宜铁皮屋顶;欲求庞大,宜芭蕉叶;欲求细腻,宜堆积的落叶;欲求凄冷,自然要效蒋捷,困于江阔云低的客舟,西风里夹一声雁喉。不过,没有什么比得上繁盛过、...
关键词:李商隐 听雨 蒋捷 芭蕉叶 秋阴 凄冷 欲求 多种途径 
雨前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3年第5期10-11,共2页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关键词:笛声 凄冷 灰暗 夜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