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小说

作品数:180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晔刘淼邵青马卫红吴惠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契诃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1期73-76,共4页陈汝岚 
女性题材的作品在契诃夫的小说中占有不小的分量,本文在对契诃夫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俄国的女性如何从蒙昧无知的依附者、自私浅薄的庸俗者,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觉醒者。契诃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俄国妇女...
关键词:契诃夫 女性形象 女性观 俄国妇女解放运动 
吞吐抑扬,无处不郁——从《凡卡》看契诃夫小说的“沉郁顿挫”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期39-41,共3页李暖 李玉麟 
“沉郁”指“深沉的忧思”,“顿挫”指“文思的转折”。“沉郁顿挫”以杜诗为代表,但并非杜诗的“专利”,周邦彦的词、鲁迅的小说、契诃夫的小说,都是“沉郁顿挫”的典范。《凡卡》笔调忧伤,无处不郁,“百步九折”,吞吐抑扬,却又自然天...
关键词:沉郁 顿挫 契诃夫 《凡卡》 
拉康镜像理论鉴照下的镜像人生——评契诃夫笔下的两面镜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2期44-46,共3页崔艳秋 
契诃夫以镜子为题材的两篇短篇小说,与其身后拉康的镜像理论中的“镜像阶段”“自我认同”“凝视”“自我理想”和“理想我”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通过互文性研究,我们将会看到二者对人的精神世界在观察视角和结论上的共性,这使长期以来...
关键词:镜子阶段 契诃夫小说 自我认同 他者 
探析契诃夫小说《醋栗》中隐藏的作者幸福观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金燕 
《醋栗》是契诃夫晚期作品中很不起眼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以一个地主的经历为叙述中心,此人一生的最大且唯一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拥有大庄园的地主。在实现这一平庸的幸福之后,他本人的性格也变得冷酷无情、虚伪恶毒。契诃夫运用巧妙的情节...
关键词:《醋栗》 麻木 批判 呐喊 
契诃夫小说的荒诞意识被引量:4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7期93-97,共5页马卫红 
契诃夫创作中的非现实主义品质使他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最有争议的经典作家之一。荒诞是契诃夫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作家以十九世纪末期的俄国为背景,揭示了人的生存境遇的无奈与荒诞。作品中的荒诞意识不仅反映了契诃夫反传统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契诃夫 荒诞 孤独 恐惧 逃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