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病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戴春福马健周小琳韩华刚郑旭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中医研究》《国医论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病证概念疏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49-153,共5页贾春华 赖敏 李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074582)。
《水气病脉证并治》是《金匮要略》的难解篇章,该篇虽名“水气病”之论治,而实论治水气病、黄汗病、气分病等多种疾病,以致后人多将诸病皆视为水气病,难以正确理解本篇的诊疗思想。本文在甄别水气为致病因素、水气病为病名,并分析二者...
关键词:金匮要略 水气病 黄汗病 气分病 
《金匮要略》气分病探微被引量:3
《国医论坛》2020年第3期8-9,共2页韩华刚 周小琳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目的:探讨气分病的本质,方法:以方测证,与条文结合,解读气分病本质,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病位。结果:气分病本质为气血不足,阳虚寒凝,气滞饮停;基本病变脏腑在肺、脾、肾。枳术汤证是气分病的一个鉴别诊断。结论:以...
关键词:《金匮要略》 气分病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金匮要略》“气分病”刍议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年第9期1181-1182,1291,共3页赵志伟 田永衍 
"气分"病名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后世医家对"气分病"的认识也各执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气分病是水气因气不利而生者,其病机为气滞而饮停,病位在胃脘。张仲景治疗气分病的两方,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阳虚阴...
关键词:气分 气滞水饮 枳术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浅谈气分病的诊疗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郭留记 王建锋 田全秀 侯彩玲 张军杰 
关键词:辨证论治 诊疗 温热病 病理变化 传染病 热性病 高热 伤寒 
浅谈“气分病”的诊疗
《中兽医学杂志》2008年第5期44-45,共2页郭留记 王建锋 田全秀 侯彩玲 张军杰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里面的“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可以说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
关键词:诊疗 温热病 病理变化 辨证 传染病 热性病 高热 病毒 
通阳法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8期323-324,共2页彭草云 
关键词:通阳法 《金匮要略》 湿邪外袭 气分病 胸痹心痛 
温病气分证血瘀病理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4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年第3期137-138,共2页戴春福 
为探讨温病气分证是否存在血瘀病变,选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家兔气分证动物模型并与正常组相比较,实验组家兔出现高热、渴饮、舌质红、眼结膜充血,BPC明显减少(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1),PT及KPTT显著缩短(P<0.01),TXB_2明...
关键词:温病 病理学 气分病 血瘀 疾病模型 
蒋文照论气辨浊的经验被引量:2
《中医杂志》1996年第7期405-407,共3页徐珊 
导师蒋文照教授早年师承晚清御医陈莲舫之弟子徐松全,尽得其传。医教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注重气之为病,倡言浊邪致病,匠心独具。认为浊阻气郁而病生,疏化调达则法验。兹择要论述如次。1 论治气病经验气之为病,临证极为广泛。《素...
关键词:气分病 中医药疗法 郁证 蒋文照 
温病热灼营阴与热闭心包辨异
《中医函授通讯》1994年第4期18-18,共1页韩雪梅 
测定了1400℃下BaO基渣系中Cr2O3的溶解度,探讨了碱土金属离子、卤离子、杂质成分对Cr2O3溶解度的影响,推测得到了1400℃时BaO-BaF2-Cr2O,BaO-BaCl2-Cr2O3的相图。此外,还探讨了...
关键词:温病 气分病 营分病 诊断 
解表清气汤治疗卫气分发热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新中医》1994年第1期33-34,共2页朱新茂 
运用自拟解表清气汤治疗32例卫、气分发热患者,认为本方有解表清气之功。结果治愈28例,无效4例。
关键词:发热 中医药疗法 卫分病 气分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