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

作品数:5594被引量:21758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剑锋孙剑锋汤修映刘华臣周新更多>>
相关机构: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气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1年吉林中部一次极端雷暴大风的中尺度成因分析被引量:5
《气象》2023年第10期1215-1226,共12页王婷婷 朱文剑 姚凯 全思航 毕潇潇 姚瑶 
吉林省气象局自立科研项目(2015002)资助。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1年9月9日上午发生在吉林省中部一次罕见的极端雷暴大风的中尺度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雷暴大风的飑线系统是在深厚的东北冷涡配合大尺...
关键词:极端雷暴大风 飑线 γ中尺度涡旋 辐合上升气流 
水汽通量散度分解在一次台风暴雨中的应用
《气象》2023年第6期671-681,共11页周冠博 柳龙生 李兴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4200);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CSF202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5049)共同资助。
作为表征异常降水的一个重要参数,水汽通量散度(Q v)根据亥姆霍兹定理被分解为三个分量,即旋转风引起的水汽平流(Q r)、辐散风引起的水汽平流(Q d)和气流辐合辐散造成的水汽通量散度(Q div)。以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造成的河南商丘和江...
关键词:水汽通量散度 气流分解 台风暴雨 
下击暴流形成机理及监测预警研究进展被引量:16
《气象》2023年第2期129-145,共17页王秀明 俞小鼎 费海燕 刘晓玲 朱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058、U2142203);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CMA2022ZD07)共同资助。
下击暴流指对流单体强下沉气流引发的地面或地面附近的爆发性辐散出流,单个下击暴流会导致千米尺度地面强阵风,而下击暴流簇可导致较大范围间断性地面灾害性强阵风,其形成机制亦不限于强下沉气流辐散。文章回顾了下击暴流的界定,然后分...
关键词: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簇 辐散速度对 强下沉气流 灾情调查 
2021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和预报难点分析被引量:14
《气象》2022年第9期1195-1208,共14页向纯怡 许映龙 高拴柱 王皘 王海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1604);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27)共同资助。
利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业务数据和其他观测资料对2021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的台风的路径、强度及风雨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回顾。结果表明:2021年台风生成源地整体偏西,其中5个台风在我国南海近海生成;平均极值强度偏...
关键词:台风 活动特征 预报检验 引导气流 近海快速增强 
浙江省冬季不同霾过程的后向气流轨迹及环流特征被引量:12
《气象》2016年第2期183-191,共9页翁之梅 李丽平 杨万裕 刘力源 
台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14SF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3200)共同资助
根据1981—2013年浙江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浙江省冬季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冬季霾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盆地平原多、丘陵岛屿少。利用K-均值聚类法将近33年冬季的主...
关键词:冬季霾 气候特征 K-均值聚类 后向气流轨迹 
青奥开幕式期间南京地区浅层对流成因及逆向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3
《气象》2015年第12期1456-1465,共10页吴海英 郑媛媛 蒋义芳 王卫芳 王伟丽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373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8)共同资助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针对第二届青年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形成发展于对流层低层偏东气流中的对流引发南京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低层偏东气流中浅层弱对流的形成机...
关键词:偏东气流 浅层对流 逆向移动 干层 对流单体 
偏东气流诱发川西高原东侧两次对流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气象》2015年第12期1477-1487,共11页徐明 赵玉春 高琦 王晓芳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57;41075038;41404056;41328007和41105073);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3LASW-A02);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暴雨研究开放基金(IHR201401)共同资助
利用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CFSR 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0.01°×0.01°全球地形资料等,对2013年夏季发生在川西高原东侧两次对流暴雨天气过程中偏东气流的作用和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两次过程中中低层偏东气流的活...
关键词:对流暴雨过程 偏东气流 活动特征 垂直结构特征 
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分析被引量:26
《气象》2015年第11期1328-1340,共13页梁俊平 张一平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5M36);河南省气象局项目(Z201401);河南省强对流创新团队;商丘市科技公关项目(141061)共同资助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加密自动站、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回波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中纬度低槽和副热带...
关键词:西南气流 低层垂直风切变 高温高湿 对流有效位能 线状对流 
两次秸秆焚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被引量:26
《气象》2013年第11期1473-1480,共8页毛宇清 李聪 沈澄 刘冬晴 王永平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1070);南京市气象业务技术团队建设项目(NJ201003);江苏省气象科研基金(KZ201208)共同资助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比分析了南京地区2011年6月10和13日两次由于秸秆焚烧而引起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天气条件、大气边界层特征以及污染物的来源和输送...
关键词:秸秆焚烧 污染 气象条件 气流轨迹 
三次雷暴导致的阵风锋过程分析被引量:28
《气象》2013年第10期1275-1283,共9页张涛 李柏 杨洪平 朱克云 康雪 
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业务软件系统开发"(ROSE)项目资助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5月16日江苏、6月9日京津冀地区以及7月10日河北的三次阵风锋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持续下沉的冷空气形成雷暴高压是阵风锋产生的直接原因。雷暴高压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下沉气流在较...
关键词:阵风锋 雷暴高压 下沉气流 形成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