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轨迹

作品数:47被引量:47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青新江洪柴发合王雪梅邓雪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工程学报》《气象》《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测绘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嘉兴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中国环境监测》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浦国佳 张颖龙 俞丽琅 王海勇 苏营营 陈辉 李莉 
生态环境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二期项目(2022-LHYJ-02-0503-02)。
为研究嘉兴市酸雨变化特征以及来源,对2006-2021年嘉兴市7个降水监测点的酸雨年际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特征以及离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1年,全市酸雨污染整体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中:2021年,非酸雨区数...
关键词:嘉兴 酸雨 水化学特征 离子来源 气流轨迹聚类分析 
地形对宜昌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扩散条件影响被引量:1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成勤 岳岩裕 罗剑琴 毛成忠 王清龙 饶少林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D106);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20J02、2022Y17)。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
关键词:地形 大气污染特征 气流轨迹 平均风速 盛行风向 湿清除 
基于气流轨迹的广西秋季候鸟迁徙通道划分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4年第8期145-150,共6页彭波 苏旭芳 李宏姣 梁玉莲 张路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464);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AB28024);广西环科院科研创新基金项目(HKYCX-2022-3)。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位于重要的候鸟迁徙途径区域,候鸟资源丰富,识别出鸟类迁徙通道区域对于进一步做好候鸟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点考虑秋季10月、11月气流对候鸟迁徙路径的影响;考虑1000 m以下高度飞行的...
关键词:候鸟 迁徙通道 气流轨迹 广西 
盐都区PM_(2.5)污染特征的城郊差异及成因初探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马陈熀 王建成 张翔 陈荣 胡驿巍 张志满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ZB049);盐城市基础研究计划指令性(面上)项目(YCBK2023004)。
为探究城郊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利用2022年盐都区城区和郊区ρ(PM_(2.5))数据,分析了城郊站点ρ(PM_(2.5))水平和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污染来源和传输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成因初探。结果显示:2022年盐都郊区ρ(PM_(...
关键词:细颗粒物 城郊差异 来源解析 城市热岛效应 后向气流轨迹 盐都区 
大连市夏季典型点位臭氧激光雷达垂直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年第10期88-93,共6页阎守政 刘畅 陈建宇 曹姗姗 范慧君 张明明 
利用臭氧激光雷达对大连市夏季臭氧进行连续观测,分析夏季臭氧垂直廓线变化特征,结合风速风向、地面天气图、气流运动等分析臭氧污染过程、污染成因、传输来源。结果表明:大连市夏季臭氧垂直廓线呈单峰特征,峰值高度500~1 000 m,臭氧高...
关键词:激光雷达 臭氧垂直分布 传输特征 气流轨迹 大连市 
武汉地区黑碳气溶胶气流输送轨迹的垂向变化分析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212-218,共7页孙莹莹 赵锦慧 蒋涛涛 邓田田 黄智怡 唐瑞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512028);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010512077)资助。
运用HYSPLIT多受点前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WRF-CMAQ模式等方法,基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的黑碳实测数据,对不同气团背景下武汉地区16个垂直高度层积聚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潜在源区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黑碳气...
关键词:武汉地区 轨迹聚类 黑碳气溶胶 垂向气流轨迹 WRF-CMAQ模式 
基于轨迹模型的和田绿洲沙尘移动轨迹及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艾沙江·艾力 徐至远 徐海量 木合塔尔·吾提库尔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敏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Y734341)。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绿洲为研究区域,使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79.72°E,37.26°N),对2004—2018年墨玉县发生的2891次沙尘天气进行36 h的后向轨迹模拟,并...
关键词:HYSPLIT模型 沙尘天气 传输路径 气流轨迹 聚类分析 和田绿洲 
华中地区高空背景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区域传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年第11期134-138,共5页肖童觉 张琴 龙雯琪 金红红 陈阳 
长株潭重污染天气分型及冷锋输送清除特征机制研究(湘财建二指[2019]0011号财)。
利用HYSPLIT模式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气象数据,计算2018年每日抵达华中高空背景点区域的后向气流轨迹,结合衡山国家空气背景监测点大气污染物同期数据,探讨该区域大气污染传输特征。结果表明(1)起始于背景点区域周边城市群的慢速低空气...
关键词:背景站 大气污染 区域输送 气流轨迹 聚类分析 
山东农村和背景地区雾霾天与清洁天气溶胶光学特性被引量: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年第4期119-126,共8页张婉 杨凌霄 张雄飞 严伟达 王新锋 文亮 赵彤 王文兴 
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和背景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2014年6月至8月先后在禹城和泰山进行气溶胶采集。利用浊度计、黑碳仪测得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分析雾霾天和清洁天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日变化,并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了两地的气团来...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特性 散射系数 吸收系数 日变化 后向气流轨迹 
气流后向轨迹和门限重复单元的PM2.5预报被引量:1
《测绘科学》2020年第3期87-94,共8页梁世文 李琦 侯俊雄 冯逍 
针对目前我国实时的空气质量预报不适合重污染天气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流后向轨迹模型和门限重复单元神经网络的PM2.5浓度预报方法。该方法通过气流后向轨迹模型将区域异地传输效应进行量化,从而为待预报站点提供额外的区域传...
关键词:PM2.5实时预报 气流轨迹 门限重复单元 深度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