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洲

作品数:103被引量:96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琪璟王辉民温学发刘允芬于贵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1-2015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年第4期232-242,共11页李庆康 吕斯丹 戴晓琴 张雷明 杨风亭 徐明洁 陈智 温学发 黄辉 王辉民 于贵瑞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860,42175141,3097048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304401)。
涡度相关技术(EC)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生态系统尺度直接观测植被与大气间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的技术,在解析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控制机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准确探知中国人工林在全球...
关键词:涡度相关 碳水通量 红壤丘陵 全球变化 
4种森林植被总初级生产力遥感估测——以长白山、西双版纳、千烟洲和鼎湖山站为例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80-89,共10页范文武 郑中 陈阳 舒文强 艾道骅 
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DLYG2022JXJL00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森林固碳的重要参数,定量估测森林GPP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白山、西双版纳、千烟洲和鼎湖山4个森林站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验证了Sims TG模型和MOD...
关键词:森林 总初级生产力 Sims TG模型 MOD_17模型 遥感估测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及其蕴含的人地协调观解读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王梅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中介绍的一则典型案例,通过对千烟洲农业模式发展变化进行探讨,挖掘其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即其所秉持且始终不变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赢的观念落脚。
关键词:千烟洲 立体农业 人地协调观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与总初级生产力估算被引量:5
《森林工程》2021年第5期28-36,共9页徐珂 邢艳秋 常晓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D060090402)。
为使光能利用率模型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江西省太和县千烟洲为例,利用2003—2005年卫星遥感数据(GLASS LAI叶面积指数产品数据集、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集(MOD09A1)和MODIS GPP产品(MOD17A2))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光能利用率模型 千烟洲通量观测站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模型优化 敏感性分析 
2012-2019年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散射辐射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1年第3期183-190,共8页韩佳音 张彩霞 张雷明 温学发 覃小林 王辉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3801、2016YFA060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46)。
散射辐射是太阳辐射的重要组成成分,散射辐射中的光合有效部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其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影响。2012年在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的综合气象观测场内安装了SPN1辐射仪(Delta-T Devices Ltd,英国...
关键词:千烟洲 散射辐射 总辐射 晴空指数 
2003-2010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被引量:6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1年第1期1-9,共9页戴晓琴 王辉民 徐明洁 杨风亭 温学发 陈智 张雷明 孙晓敏 于贵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86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20302)。
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控制机理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科学长期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涡度相关技术是原位、连续、高频观测生态系统碳水交换过程的强有力技术途径。中国科学院千烟洲亚热带森林...
关键词: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人工针叶林 
中国科学院千烟洲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被引量: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12期1537-1539,F0003,共4页 
中国科学院千烟洲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原"中国科学院-江西省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以下简称"千烟洲站"),位于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26°44′48″N, 115°04′13″E),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千烟洲站建于1983...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资源研究所 红壤丘陵 灌溪镇 千烟洲 
面向遥感叶面积指数产品的地形校正研究被引量:1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5期1070-1078,共9页胡月童 武爽 冯险峰 刘洋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40401)资助。
地形校正是提高复杂地形区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化反演精度的重要手段。当前广泛应用的遥感叶面积指数产品(Leaf Area Index,LAI)多具有一定的地形误差,减少地形影响、提升其产品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我国江西省千烟洲地区为研究区域...
关键词:千烟洲地区 叶面积指数 地形校正 高程标准差 叶面积指数产品 
CEVSA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参数优化——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例被引量:3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5期700-710,共11页刘晓文 韩拓 陈惠玲 许洁 牛忠恩 朱高峰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C0500203)
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气象和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采用OAT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陆地生态过程(CEVSA)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识别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利用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算法结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优化了关键参...
关键词:CEVSA模型 参数敏感性分析 参数优化 优化评价 
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人工针叶林净生产力的影响--以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生态试验站为例被引量:2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第2期317-324,共8页陈晨 贾畅 王晶苑 唐亚坤 陈云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功能提升与山地果园管理关键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抚育间伐调控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水分养分机理研究”(41771556);陕西省水保局研发项目“秦巴山地坡面近自然水土保持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sbkj-0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比2008年与2010年植物生长初期(4月)与生长旺盛期(6月)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净...
关键词:极端降水现象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碳通量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