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震源区划分

作品数:15被引量: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庆张裕明胡银磊周本刚叶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城市与减灾》《地震地质》《地震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进展被引量:5
《城市与减灾》2016年第3期18-23,共6页周本刚 
作为连接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数据与地震危险性分析之间的桥梁,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是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地震区划图的关键技术环节,潜在震源区模型是形成GB 18306—2015第4章"技术要素"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为今后开...
关键词:潜在震源区 地震区划图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安全性评价 发震构造 地震构造区 浅部构造 地震活动性 震级上限 构造类比 
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主要技术特色被引量:35
《震灾防御技术》2013年第2期113-124,共12页周本刚 陈国星 高战武 周庆 李姜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特大地震震源模型参数研究"(2012BAK15B0103)资助
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
关键词:新地震区划图 潜在震源区 技术特色 三级划分 
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09年第3期488-500,共13页肖和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3B01)资助
湘东地区(湖南省东部地区)地处华南褶皱系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层普遍褶皱,并伴有一系列NNE—NE向断裂,沿这些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缓慢抬升为主要形式,差异性构造活动较弱,但该区发生了多...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潜在震源区划分 中更新世 湘东地区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分段与潜在震源区划分被引量:10
《地震地质》2007年第4期765-775,共11页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17);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20041138)共同资助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主要包括潜在震源区范围的划定以及震级上限的确定,目前遵循地震构造类比和地震活动重复等原则。而活断层的分段特性也是潜在震源区划分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青山山前断裂带至今有3种不同的分段方案,文中比较...
关键词:大青山 山前活动断裂 分段 潜在震源区划分 
华北平原强震构造带与潜在震源区划分被引量:9
《震灾防御技术》2006年第3期234-244,共11页张世民 吕悦军 任俊杰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与结构抗震技术研究"资助
本文分析了华北平原第四纪主要构造格局和强震活动特点,划分了主要强震构造带,并对其发震能力作了评价。认为坝县-束鹿-邯郸断裂带、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和黄骅-德州-东明断裂带3条北东向右旋走滑断裂带为华北平原裂谷系从早第三纪伸...
关键词:华北平原 构造演化 地震构造 潜在震源区 
华南沿海潜在震源区划分——运用MATLAB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工具箱求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869-874,共6页赵健 郑文涛 叶洪 周庆 
用MATLAB语言建立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来求解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问题,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是地震危险性安全评价工作的重点,影响潜在震源区的客观因素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结果间是一种高度非线性关系,将实际问题分析为网络的模式识别,以华...
关键词:潜在震源区划分 华南沿海 非线性关系 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MATLAB 
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及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被引量:4
《地震学报》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黄玮琼 吴宣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3051)资助
在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就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在某些城镇产生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问题,寻找出在100°~120°E、29°~42°N范围内,5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
关键词:地震统计区 活动性参数 潜在震源区 异常区 等值线图 关联性 
集成遗传算法及BP算法的潜在震源区划分被引量:2
《地震学报》2002年第6期647-652,共6页周庆 叶洪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与结构抗震研究); 科技部专项(2001DEB30078)共同资助.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集成遗传算法与BP算法进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用遗传算法辅助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在无限的解空间中快速找到人工神经网络的最佳参数组合. 结果表明:由该分类系统划分出的不同震级上限的潜在震源区分布,反映了华南沿...
关键词:集成遗传算法 BP算法 华南地区 地理信息系统 潜在震源区 
潜在震源区划分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影响被引量:2
《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第2期75-80,共6页杜国林 薛仲新 韦庆海 
本文通过对潜在震源的不同划分 ,探讨了潜在震源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说明了在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时 ,根据不同构筑物的特性 ,在划分潜在震源时应有所侧重。
关键词:潜在震源 反应谱 地震安全性 地震动加速度 评价 
孤立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划分
《中国地震》1997年第3期207-212,共6页胡银磊 张裕明 
提出了孤立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其参数确定的思路和方法,即在综合考虑孤立中强地震所在地震区(带)的总体地震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震等震线、余震分布、区域应力场及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确定其潜在震源...
关键词:中强震 潜在震源区 地震区划 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