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证

作品数:24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磊俞洁杜锡贤史传奎赵益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华中医药杂志》《四川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知著推微法辨治中医潜证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2期2534-2537,共4页匡武 范宗静 张婧倩 吴旸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2019-XAJLJJ-019)。
“潜证”是中医学对疾病早期阶段的描述,是指人体已有疾病但体表反应不明显、不易察觉或者尚未暴露于外的病理、生理过程。潜证经过现代的医学手段检查易被发现,且尚属于疾病早期,早期发现和干预,往往收到相对满意疗效。然而,对于“潜...
关键词:“知著推微”法 潜证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脏腑 中医经典思维 
从“潜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被引量:2
《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5期36-38,共3页张玉姣 伍瑶 湛韬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No.E2022036)。
心肌重构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可归属于中医学“络积”范畴,其以“气虚痰瘀”为主要病机特点。中医有效辨证,尽早施治,延缓心肌重构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途径。文中主要讲述“潜证”理论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中的...
关键词:潜证 中医药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重构 
从肝论治湿热潜证型反向型银屑病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张世琳 林荣秋 高晓斌 孙淑娜 杜锡贤 赵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4104);齐鲁杜氏皮肤湿热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kt 2020015)。
反向型银屑病是发生于特殊部位的银屑病。湿热潜证广泛存在于反向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湿热之邪为外感因素,因人体质从化与合病是发病基础,肝经湿热、脾虚湿蕴是病机关键,疾病日久耗伤肝血,患者情志不畅肝气失调,影响气血运行,导...
关键词:反向型银屑病 湿热潜证 从肝论治 辨证论治 
张晓杰从肝经湿热潜证论治银屑病进行期经验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11期5251-5253,共3页张莉 张晓杰 
文章介绍张晓杰教授治疗银屑病进行期的经验。银屑病从血论治的治疗观点虽达成广泛共识,但由于本病缠绵难愈,不少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其他角度开拓创新治疗银屑病。张教授从肝经湿热潜证论治银屑病进行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张晓杰 肝经湿热潜证 银屑病进行期 经验 
伏邪早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被引量:6
《环球中医药》2019年第1期72-73,共2页冯春丽 张静 蒋秋明 冮顺奎 
伏邪致病,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伏邪疾病的防治,当在"未病"期,抓住伏邪藏匿状态,早发现,早治疗。伏邪早识是未病先防的关键。本文在审证求因、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的中医方法论指导下,通过潜证辨证方法探寻、中医诊法挖掘及现代...
关键词:伏邪 审证求因 潜证辨证 见微知著 司外揣内 
基于湿热潜证的清热利湿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被引量:2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2期596-598,共3页张春红 史传奎 杜锡贤 张春敏 张欢欢 范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81202700/H2709);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10 G0020231)~~
银屑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导致湿热内蕴。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湿热潜证贯穿于始终。因此,治疗在坚持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清热利湿、解毒凉血,同时注意生活调理和情志调节,笔者临床应用清热利湿饮取得满意的...
关键词:湿热潜证 银屑病 清热利湿法 
应用“潜证”理论防治高脂血症被引量:4
《中医学报》2016年第7期992-995,共4页张晓羽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痰浊""瘀血"范畴,为"血中之痰浊"。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但在临床上其症状表现常不典型,中医辨证论治常无从下手。因此,应详辨体质、详询病史,抓住病...
关键词:高脂血症 潜证 辨证施治 
糖足方对糖尿病足筋疽潜证微炎症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徐昊阳 唐炜 张磊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PWZxkq2010-04)
目的观察糖足方对糖尿病足筋疽潜证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服糖足方冲剂,对照组予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
关键词:糖尿病足筋疽 潜证 微炎症 糖足方 
伏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被引量: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年第12期63-66,共4页谢阳 安冬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No:2012A02)
伏邪学说源于《内经》,凡感受邪气,未立即发病,潜藏体内,因感受六淫之邪、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凋等因素触动发作,皆可认为是伏邪致病;有四个特征,"动态时空""隐匿""自我积聚"和"潜证导向",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尤以"隐匿"最为根本...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伏邪 内经 外感 温病 动态时空 隐匿 自我积聚 潜证导向 以通为主 祛除伏痰、伏瘀以救心 
藤平健并病论对潜证认识初探被引量:2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9期961-963,共3页林军 
藤平健并病论中多处论及潜证,认为潜证作为一种阴阳虚实错杂证的病态,实际就是慢性病中的并病,其治疗法则当依循并病的治疗原则。研究发现藤平健与小仓重成不同的并病观是并病论与潜证分歧的根源。并病与潜证,都是对复合病证的一种解释...
关键词:藤平健 并病论 小仓重成 潜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