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病

作品数:24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广艾胡明李富德鲁宏华赵天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医药》《亚太传统医药》《四川中医》《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糖尿病窍病的病机与治法探析
《中医药通报》2024年第8期8-11,共4页张延召 孙璐健 刘小娜 郑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7ZX09301030-00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No.SDYKC19149);山东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No.2018ZK17)。
通过对“窍”的概念溯源,探讨人体诸窍与脾胃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并结合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的相关研究,提出糖尿病窍病的病机特点是“脾胃虚令诸窍失养是病之源,痰瘀结致诸窍失职是病之标,气机郁使诸窍不通是病之枢”,故临床应以健脾...
关键词:糖尿病 窍病 病机 治法 
张宪忠巧治窍病医案6则
《新中医》2024年第14期227-231,共5页赵丽丽 丁玉洁 隋晓琳 牛天芹 张宪忠(指导)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张宪忠主任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日照市中医脑病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医术精湛。擅治临床各科疾病...
关键词:窍病 白睛溢血 耳鸣耳聋 口疮 鼻鼽 癃闭 张宪忠 医案 
郭洪波教授从脾胃亏虚论治窍病经验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杜俊仪 郭洪波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观点以治疗窍病,郭洪波教授继承该学术观点并创新理论,认为窍病以脾胃亏虚为本,病机分为脾胃虚致五脏失养、水湿内停、气机逆乱三方面,提出四诊、证候、治疗三方面治疗窍病的经验要点,...
关键词:郭洪波 脾胃亏虚 窍病 临床经验 
刍议小柴胡汤治疗清窍病
《河南中医》2024年第2期167-170,共4页宋昱娇 张喜奎 
人体分为上下二部,上为阳,下为阴,其中目、鼻、口、耳居于高位,是为上窍,也称清窍。清窍病与少阳经关系密切,少阳枢机不利,郁火攻冲,发为口苦;火盛灼津,发为咽干;风火上煽,发为目眩;肺气失和则鼻窍不利。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清解少阳相火...
关键词:少阳清窍 清窍病 少阳经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张仲景 
关于构建中医“糖尿病窍病”理论的思考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23年第10期35-38,共4页邱靖雯 徐灿坤 王硕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Z-2022069)
在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变化中,病变波及多个脏腑,容易伴发多种并发症,其中不乏许多官窍的病变。“窍”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被首次提出,该书对官窍和脏腑的关系进行了诸多阐述,窍的病变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研究,通过对比发现,除单纯以官窍...
关键词:糖尿病窍病 官窍 脏窍相通 消渴病 消渴目病 
温筋针治疗神经性耳鸣机制探讨被引量:2
《光明中医》2023年第13期2566-2569,共4页卢云霄 赵楠 郝峻 
华夏文化促进会“十四五”规划课题(No.HXJKY1835)。
神经性耳鸣是以患者主观感受异常声响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情易反复。西方医学无特异性针对手段,长期服药效果欠佳,且对人体不良作用较大。针灸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代表,临床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小,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
关键词:蝉鸣 神经性耳鸣 筋性窍病 卫气 温筋针 燔针劫刺 医案 
浅议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血管性痴呆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18期1-3,共3页刘然 申丽丽 高宇 王晞星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03D321225);第3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导致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多数医家拘泥于补肾填精。基于《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及《脾胃论》中“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理论,该文从病因病机...
关键词:脾胃虚弱 九窍不通 窍病 脑窍不利 血管性痴呆 益气聪明汤 王晞星 
阮诗玮论治窍病经验拾遗被引量:1
《中医药通报》2022年第7期9-12,共4页赵晓果 余永鑫 杨运劼 阮诗玮(指导) 
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No.闽卫办中医函(2018)216号];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No.闽卫中医(2019)129号];阮诗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窍病论治,看易实难,其临床症状多样,病机繁杂,或寒或热,或虚或实,可单窍为病,亦可多窍同病。阮诗玮教授临证擅治九窍疾病,提出诸窍形质与脏腑相连,治窍可从治脏入手的学术观点,本文将从脏腑穿凿、窍病分治、治肾安窍三个方面概述阮师论...
关键词:阮诗玮 窍病 临证经验 
开窍法治疗相关窍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年第12期70-74,共5页刘龙标 解宇环 冯光美 王志红 
中医学对“窍”的认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且内容丰富。《黄帝内经》将窍称为“七窍”“九窍”“上窍”“下窍”等,一般指头面五官七窍及前后二阴。开窍法是基于窍的理论及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治疗人体某种窍病的方法,注重窍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窍病 开窍法 
基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探析麻黄升麻汤在窍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亚太传统医药》2021年第2期188-190,共2页曾晨 周慧 焦建 梁超 
麻黄升麻汤平调寒热、虚实兼顾,临床应用广泛。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出发,探讨麻黄升麻汤与窍病病机的相合性,并结合古今文献记载,概述麻黄升麻汤在窍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诸窍病及扩展麻黄升麻汤的应用范围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脾胃虚 九窍不通 麻黄升麻汤 窍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