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财犯罪

作品数:270被引量:33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应立李蕤李蕤郑震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市公安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检察官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第三方支付方式中侵财犯罪的定性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20期3-12,共10页唐祥 金朝榜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2020年度检察调研一般课题“新型支付方式中侵财犯罪的定性路径分析”(CDJJJC2020C07)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方支付方式中的新型侵财犯罪,尚未脱离既有的刑法规制范畴,所谓的"诈骗""盗窃"对立,也应在解释论层面予以消解。为了合理界定新型侵财犯罪的本质,需要明确夺取类犯罪与交付类犯罪的罪质特征,需合理区分财产性利益与无形财物的界限,...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盗窃罪 诈骗罪 财产性利益 
侵财犯罪中“犯罪法益”及“本人财物”之界定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0期71-75,共5页陈静 
司法实践中,对以非法手段取回被扣押的本人财物行为的定性,有关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问题、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常常是争议的焦点。关于财产犯罪的法益保护问题,不宜狭隘地理解所有权及所有权说的意涵,依然需要建立在保护所有权的基...
关键词:非法取回 他人占有 本人财物 抢劫罪 法定刑以下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侵财犯罪的司法认定被引量:4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10期59-62,共4页闫君剑 
一、基本案情[案例一] 2017年11月13日晚,钱某为了消遣来到一家KTV内,由在KTV内工作的李某为其提供有偿陪侍服务.两人喝酒、聊天逐渐熟络之后,钱某以网上银行余额不足为由,提出让李某用支付宝为其充值话费,再以现金交还.李某当即同意并...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 利用 支付宝 网上银行 KTV 话费 密码 出让 
一起“黑吃黑”侵财犯罪的定罪分析
《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24期53-54,共2页卢敏强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刘某、付某经预谋,商定通过贩卖银行卡给犯罪份子用于犯罪活动,待卡内汇入赃款后,通过挂失银行卡截留卡内赃款牟利(俗称"黑吃黑")。2014年3月的某一天,二人以付某个人身份信息办理了一张招商银行卡,并绑定付...
关键词:侵财犯罪 定罪 个人身份 手机号码 银行卡 犯罪嫌疑人 犯罪活动 信息办 
多重行为的常见侵财犯罪如何准确定性——以假冒海关人员查私取走被害人柴油一案的定性分析为例
《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徐玲利 姚凤玲 
本文案例启示:司法实务中,以盗窃、抢劫等常见侵财型犯罪居多,多重行为在定性时也最易混淆。准确的事实整理以及事实与法条恰当的对应,不仅是正确定性的前提,也是一个司法者必备的素质。本文以一宗假冒海关人员查私取走被害人柴油案的...
关键词:定性分析 海关人员 被害人 确定性 侵财犯罪 柴油 假冒 行为 
侵财案件既未遂的法律适用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8期53-57,共5页
司法实践中对一些侵财犯罪,尤其是盗窃犯罪中的既未遂认定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期"案例工坊"选取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定期举行的"博约论坛"之"侵财案件既未遂的法律适用",以期通过分享讨论成果,帮助司法官们开阔思路、统一认识,对...
关键词:侵财案件 法律适用 未遂 北京市顺义区 人民检察院 侵财犯罪 司法实践 认定问题 
欺诈与窃取行为交织型侵财犯罪的定性分析 以侵犯具体法益为出发点的刑事案件分析思路之提倡
《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3期45-47,共3页王安胜 
本本文拟结合几则案例展开评析,探讨欺诈与窃取手段交织之财产犯罪行为的定性,并试图以此为例倡导以侵犯的具体法益判断为出发点的刑事案例分析思路。当然需要提及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之比对仅限于客观方面,而完整比对...
关键词:犯罪行为 定性分析 侵财犯罪 案件分析 欺诈 刑事 法益 案例分析 
侵财犯罪中财物管有关系的判读
《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陶建平 
侵犯的财产原先的所有、占有或支配、管理、控制关系等管有关系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从财产的管有关系来分析侵财犯罪,有助于分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并且对犯罪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试结合案例做粗浅分析。
关键词:侵财犯罪 判读 财物 此罪与彼罪 关系存在 控制关系 罪与非罪 财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