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起

作品数:58被引量:118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吉均方小敏潘保田周浙昆张业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震破裂带调查与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21-35,共15页环文林 葛民 吴宣 李金臣 
本文作者正在编写《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破裂带调查与研究》一书,原意是想在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但由于作者已年逾八十,加之工作量巨大,遗憾未能如期。故撰此文,摘书中部分研究进展和收获,并对全书编写情况做一简单介...
关键词:海原大地震 大陆板块 断层破裂 构造部位 地学工作者 青藏高原隆起 地震破裂带 百年纪念 
本期专家介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曹文宣(1934-),男,汉族,四川彭州人,无党派人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鱼类生物学研究.对团头鲂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武昌鱼”的人工养殖;创造性地论证了高原鱼类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对水...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鱼类生物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隆起 珍稀特有鱼类 专家 水利工程建设 长江上游 
祁连山地震带及阿尔金地区M_S≥4地震活动增强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72-73,共2页姜佳佳 张辉 窦喜英 张丽琼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2015Q04)资助
祁连山地震带及阿尔金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缘,主要断裂带包括祁连山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带。祁连山断裂带是由多条NWW向活动断裂和NNW向活动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其除了在NE向受构造应力的强烈挤压作用之外,还受主边界断裂的走滑挤压作用的影...
关键词:祁连山地震带 阿尔金地区 地震活动增强 阿尔金断裂带 青藏高原北缘 青藏高原隆起 逆冲推覆体 MS 
中国山水的儿子——记著名地质科学家、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刘东生院士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8年第2期91-97,共7页王恒 
刘东生(1917.11.22-2008.3.6)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家。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丁仲礼曾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终评报告中这样评价刘东生的科学贡献:'风成黄土的大宗师,古气候多旋回学说的奠基...
关键词:刘东生 中国科技馆 泰勒环境成就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青藏高原隆起 第三世界科学院 
间颅鼠兔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演化动态被引量:1
《兽类学报》2016年第4期373-387,共15页常勇斌 杨奇森 温知新 夏霖 吕雪 程继龙 Andrey A.Lissovsky 侯建华 葛德燕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1210002);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4-04-00163)
本研究基于多个线粒体基因(包括COI、Cyt b、tRNA-Thr、tRNA-Pro、D-loop控制区部分序列共计2417 bp)对间颅鼠兔(Ochotona cansus)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演化动态进行了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联合数据构建的贝叶斯树显示,间颅鼠兔分为两...
关键词:间颅鼠兔 种群遗传结构 分化时间 青藏高原隆起 历史演化动态 生态位模型 末次盛冰期 
西秦岭晚白垩世原型盆地——新生代青藏高原隆起的背景被引量:13
《地质科学》2015年第2期364-376,共13页郭进京 韩文峰 赵海涛 李雪峰 张帆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40002;41072149)资助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隆升的构造地貌。本文试图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上白垩统的研究,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之前的晚白垩世原型盆地和构造地貌背景,这对探索青藏高原隆起过程的起始至关重要。西秦岭腹地岷县地区分布着一套角度不...
关键词:西秦岭 上白垩统 红层地层 角度不整合 沙漠环境 古构造地貌 
青藏高原隆起之谜
《飞碟探索》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江先华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它是中国大陆上地壳运动和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也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重灾区。青藏高原被认为是打开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金钥匙,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起 地球动力学 地壳运动 自然灾害 泥石流 陆上 地震 滑坡 
Infl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on the Asian monsoon-arid environment evolution被引量:46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第34期4277-4291,共15页LIU XiaoDong DONG BuWen 
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DB03020601);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0CB833406);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90255 and 41075067)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in Cenozoic era,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TP)has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the Asian and 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During the past four decades,ma...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 亚洲季风 环境演化 干旱化 青藏高原隆起 数值模拟 构造抬升 全球气候 
会员活动
《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6期14-14,共1页
4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喜马拉雅行,走进尼泊尔”考察活动。一路上,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欣赏了青藏高原隆起造就的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迥异的自然景观。置身珠峰大本营,“第三女神”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关键词:喜马拉雅山 会员 中国国家地理 青藏高原隆起 自然景观 考察活动 民族文化 自然地理 
沙棘——与喜马拉雅山同龄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3期26-26,共1页土小宁 
沙棘,与喜马拉雅山同龄,以青藏高原为故乡;沙棘,为落叶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属胡颓子科。据专家研究认定,沙棘起源于旧大陆温带,距今2亿年前新生代的第三纪。那时,发生了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
关键词:喜马拉雅山 沙棘 青藏高原隆起 胡颓子科 前新生代 造山运动 小乔木 第三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