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破裂带

作品数:25被引量:24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锡伟何文贵江娃利戴华光袁道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地震译文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强震临震微波动:来自于震源的信息?
《地震》2024年第4期173-182,共10页杨立明 王建军 郝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705-04)。
简要回顾了强震临震微波动研究的科学问题、分析思路、主要特征和多年实时震情跟踪实践结果,总结了临震微波动主要特征,表现为:①优势频率为11~16 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②可能出现在震前2~24 d,可以被震中距70 km半径范围内的台站记录到...
关键词:强震 临震微波动 优势频率11~16 Hz 重现性 来源于震源区 地震破裂带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震破裂带精细特征研究——以理塘断裂为例
《地震地质》2023年第5期1057-1073,共17页游子成 毕海芸 郑文俊 彭慧 梁淑敏 段磊 覃乙根 
第2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228)。
同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在地表最直观的地貌表现,其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记录了丰富的断层活动信息。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日益丰富和摄影测量方法等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地形地貌数据,以便更好地识别地震地表破...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摄影测量方法 同震地表破裂 位移分布 理塘断裂 
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地震安全 加强防控大震巨灾风险——青海门源6.9级地震启示被引量:1
《防灾博览》2022年第1期22-23,共2页高孟潭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一带突发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祁连山脉,人口密度较低。距离地震破裂带最近的乡镇为门源县皇城蒙古族乡和峨堡镇,极震区烈度达到9度。由于极震区附近人烟稀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
关键词:极震区 震源深度 地震安全 关键基础设施 青海省海北州 地震破裂带 人员伤亡情况 人烟稀少 
曲江倒虹吸跨活动断裂抗错断设防参数研究
《人民长江》2021年第5期108-113,共6页米健 沐红元 
跨活动断裂的建筑物极易发生错断破坏,抗错断设防是跨活动断裂建筑物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对我国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引发的历史强震资料的分析,建立了震级与破裂长度、最大水平位移之间的拟合关系式,同时对曲江断裂未来百年内最大...
关键词:活动断裂 抗错断设防 震级 地震破裂带 位移 曲江倒虹吸 滇中引水工程 
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震破裂带调查与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21-35,共15页环文林 葛民 吴宣 李金臣 
本文作者正在编写《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破裂带调查与研究》一书,原意是想在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但由于作者已年逾八十,加之工作量巨大,遗憾未能如期。故撰此文,摘书中部分研究进展和收获,并对全书编写情况做一简单介...
关键词:海原大地震 大陆板块 断层破裂 构造部位 地学工作者 青藏高原隆起 地震破裂带 百年纪念 
汶川M_s 8.0地震破裂带CO_2、CH_4、Rn和Hg脱气强度被引量:28
《岩石学报》2017年第1期291-303,共13页周晓成 孙凤霞 陈志 吕超甲 李静 仵柯田 杜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3030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IES0402;2014IES010202)联合资助
地震活动断裂带能够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放射性气体和有毒气体(CO_2、CH_4、Rn和Hg),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产生复杂的影响。利用静态暗箱法,对汶川M_s8.0地震破裂带CO_2、Rn和Hg脱气强度进行实地测量,并计算了CO_2和Hg脱气对大气...
关键词:土壤气 通量  二氧化碳  汶川地震 
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605-616,共12页刘兴旺 袁道阳 雷中生 邵延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186);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408023)共同资助
根据航、卫片解译和野外实地考察,在位于祁连山—河西走廊西段的酒西盆地白杨河背斜北发现1条较新的地震破裂带遗迹,破裂带长度约5km,呈弧形展布,保存较为完整,在最新的洪积扇面上陡坎高度约0.5~0.7m,在冲沟T1阶地上陡坎高度约1.5m,分...
关键词:地震破裂带 酒西盆地 历史地震 甘肃 
地震破裂带特殊部位大型滑坡及其基于构造地貌发生模型的机制解释:以东河口抛射型滑坡为例被引量:18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243-253,共11页袁仁茂 谭锡斌 陈桂华 徐锡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21160550;40702048)
汶川地震在龙门山地区激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其中尤以滑坡灾害分布最为广泛和严重。在所有滑坡灾害中,东河口滑坡发生在北川破裂带的北东端点,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东河口滑坡是一种抛射型滑坡,具有与其...
关键词:汶川地震 东河口抛射型滑坡 破裂带端点 走滑断层 
甘肃高台合黎山南缘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18
《地震地质》2009年第2期247-255,共9页郑文俊 张培震 袁道阳 葛伟鹏 刘建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B07007);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F-IGCEA060712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LED0606)共同资助
据最新野外考察发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的合黎山南缘断裂东段有2条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遗迹,破裂带长度分别为7km和10km,保存较为完整,认为其为较近的一次地震活动所致。根据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目前该地区的研究程度,该地震地表...
关键词:地震破裂带 合黎山南缘断裂 青藏高原北部 甘肃高台 
重视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河北遥感》2008年第2期3-3,共1页郭明珠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在地震灾害救灾或者评估过程中进行以下工作:第一,利用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获取震后灾情的宏观分布情况,以判断地震的影响范围,对活动断层、地震破裂带及次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分析活动断层的几何特性、构造地貌...
关键词:遥感技术 防震减灾 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活动断层 地震破裂带 评估过程 影像获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