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北缘

作品数:16被引量:1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越黎敦朋裴军令潘燕兵刘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1年新疆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双震序列及青藏高原西北缘地震活动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4期1481-1495,共15页罗钧 左可桢 赵翠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应力与震源参数变化智能提取技术研发"(2021YFC300070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所基金专项"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库地震危险性研究"(CEAIEF20220401)共同资助。
利用新疆、西藏区域台网记录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地震事件开展了精定位;利用新疆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对2021年9月4日皮山M_(S)5.4地震和9月5日叶城M_(S)5.4双震序列中的12次M_(S)≥3....
关键词:皮山—叶城地区 双震序列 青藏高原西北缘 
青藏高原西北缘时序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评估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年第10期1548-1559,共12页高梦瑶 许才军 刘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21003,418740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的时序分析是监测大面积地表缓慢形变的重要手段,但对流层延迟相位大大影响了形变监测的精度。以青藏高原西北缘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经验模型线性改正、通用型InSA...
关键词:时序InSAR 线性改正 GACOS ERA5数据集 
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超基性-基性岩脉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0年第1期1-17,共17页晁文迪 厉小钧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DD20160003)。
青藏高原西北缘米提孜北新发现多条新生代超基性-基性岩脉。岩脉侵位于长城纪赛拉加兹塔格岩群中,整体位于柯岗断裂北侧附近,近东西向展布。岩脉岩性为闪斜煌岩和云斜煌岩,分别具钠质碱性煌斑岩和钠质钙碱性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
关键词:超基性-基性岩脉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西北缘 米提孜北 
青藏高原西北缘红其拉甫岩体的岩石成因、时代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5
《地质学报》2012年第7期1063-1076,共14页康磊 校培喜 高晓峰 朱海平 奚仁刚 过磊 董增产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2JM5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研究项目"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编号1212011085034)联合资助的成果
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南羌塘地块(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北侧)中发育着规模巨大的白垩纪花岗岩带,红其拉甫岩体是该花岗岩带中典型岩体之一,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组成。结合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和Th、U、REE元素特征,利用LA-ICP-M...
关键词:青藏高原西北缘 红其拉甫岩体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西北缘地形抬升速率与地质年代的关系被引量:3
《山地学报》2011年第5期616-626,共11页赵尚民 周成虎 程维明 陈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77;40830529)资助~~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地质数据,首先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山脉的山脊线和山麓线进行地形剖面及其地面组成物质形成的地质年代分析,据此获取了从西北到东南的5座典型山峰:昆盖山、慕士塔格山、塔什库祖克山、慕士山和托库孜达坂山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典型山峰 地形抬升速率 地质年代 地形剖面 
青藏高原西北缘第四纪火山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11年第8期1171-1181,共11页王洪燕 张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塔里木西南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及玄武岩地球动力学背景》(批准号40772123、4072106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普鲁北钾质火山岩进行40Ar-39Ar定年得到的最新年龄为0.81Ma±0.21Ma。火山岩的SiO2含量为53.08%~55.12%,全碱含量为7.36%~8.04%,K2O/Na2O比值为1.17~1.2,属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以高度富集LREE、LILE(K、Rb、Sr、Ba...
关键词:钾质火山岩 SR-ND同位素 40Ar-39Ar测年 第四纪 青藏高原西北缘 普鲁北 
青藏高原西北缘盆山过渡带陡坡地貌的形成时代与成因——来自西昆仑山北缘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10年第4期930-943,共14页黎敦朋 赵越 刘健 万景林 郑德文 潘燕兵 何哲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新构造及晚新生代古大湖研究"(编号:1212010610108)资助
平均海拔大于4 500 m的青藏高原,是通过高原边缘的陡坡地貌与海拔低于1 500 m的周缘盆地或平原相连接的,这些围绕高原的陡坡地貌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呢?本文通过对西昆仑山中段北缘主逆冲断层上盘陡坡地貌区9件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
关键词:陡坡地貌 时代与成因 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西北缘 
青藏高原西北缘郭扎错断裂^(40)Ar/^(39)Ar年代学研究——阿尔金断裂西延的新证据被引量:9
《地质通报》2010年第8期1129-1137,共9页陈应涛 张国伟 鲁如魁 张永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I44C002001;I44C002002);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资助项目(编号:09YZZ38)和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联合资助
采自阿尔金断裂西南端、沿郭扎错—龙木错—空喀山口一线展布的郭扎错断裂内的糜棱岩样品中同构造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的坪年龄分别为105.9Ma±0.5Ma、121.5Ma±0.6Ma、150.4Ma±0.9Ma,表明其早期韧性变形事件发生在晚侏罗...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郭扎错断裂 ~40Ar/~39Ar年代学 坪年龄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10年第3期293-310,共18页黎敦朋 赵越 刘健 潘燕兵 裴军令 何哲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080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0108)资助的成果
晚新生代,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使青藏高原周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升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高原强烈构造变形和隆升时代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与地貌响应等的...
关键词:构造变形 后展式逆冲扩展 上新世—早更新世 青藏高原西北缘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沉积岩古流向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确定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0
《岩石学报》2008年第7期1613-1620,共8页裴军令 孙知明 李海兵 司家亮 潘家伟 刘静 刘雪刚 赵越 
地质力学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081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0105,1212010610108)联合资助的成果
古流向的确定是重建沉积物来源及沉积过程的有效方法,而磁化率各向异性作为古流向恢复的可靠信息载体在室内沉积实验和具体工作中已得到认可。本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地层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80块样品开展了磁组...
关键词:古流向 磁化率各向异性 晚新生代 西昆仑 隆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