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大坝

作品数:2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顾冲时吴中如马福恒吴子平章赢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宁夏电力公司电力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水力发电》《人民黄河》《中国农资》《大坝与安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工建筑物损伤的水下修补新工艺与新材料被引量:1
《青海水力发电》2017年第3期18-21,共4页李高杨 
青铜峡水电站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水下各部位已经存在许多不同程度的缺陷破坏,形成冲坑、麻面,给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对泄水管检修门底坎水下冲蚀破坏部位补强加固过程中各项工艺与材料的实验和研究,总结出一套...
关键词:青铜峡大坝 泄检门底坎补强加固 环氧混凝土 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农惠网”宁夏运营中心春季地推进行时
《中国农资》2016年第12期21-21,共1页
春分时节,在广袤的宁夏平原,"农惠网"宁夏运营中心正在逐步展开一连串农技培训活动,旨在用实际行动传递为农服务的精神。惠农农技培训会议将首站落地到青铜峡大坝镇沙庙村,农惠网"宁夏运营中心负责人员在当地举行了关于番茄的种植技...
关键词:宁夏平原 运营 技术培训 种植大户 青铜峡大坝 为农服务 负责人 番茄 
基于原型监测的青铜峡大坝工作性态分析
《人民黄河》2015年第12期132-135,共4页廖占勇 凌骐 胡波 郭成 
青铜峡大坝经过几十年的长期运行,诸多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大坝结构性态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在青铜峡大坝原型监测资料整编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大坝的内外部变形、坝基扬压力、应力应变及温度等物理量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原型监测 混凝土重力坝 工作性态 安全评估 青铜峡大坝 
青铜峡大坝深埋双金属标安装技术探讨被引量:1
《宁夏工程技术》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陈曙强 
在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时,布置双金属标设施作为垂直位移工作基点,不仅可节约费用,而且可与真空激光系统相匹配,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从而可以克服在水准网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较大的观测误差.它的优点是能...
关键词:坝体监测 水准基点 双金属标 安装技术 
青铜峡大坝电站坝段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5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韩世栋 李凤珍 章赢 
基于青铜峡大坝电站5^#坝段水平位移监测资料,通过时空分析和在有限元基础上建立的位移混合模型,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对电站坝段变形性态的影响。
关键词:混合模型 变形性态 青铜峡大坝 
水下PBM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在青铜峡大坝底板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2
《大坝与安全》2001年第3期50-52,共3页房建国 郭士锋 单宇翥 胡连军 
青铜峡水电站为带有排沙水管的河床闸墩式电站经过30多年的运行位于水下32 m的泄水管进水口底板等部位被高含沙水流冲刷破坏严重威胁电站的安全运行由于电站结构特殊不具备干地作业条件针对上述情况制定了底板加固方案采取了水下浇筑PB...
关键词:大坝 水下施工 高分子混凝土材料 补强加固 水电站 PBM混凝土 泄水管进水口底板 
青铜峡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01年第3期36-37,共2页吴子平 郭立山 吴中如 姚党生 
根据青铜峡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坝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多种监控模型和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大坝变形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定大坝水平位移监控指标,并对大坝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安全评...
关键词:原型观测 监控模型 安全评价 青铜峡大坝 
青铜峡大坝电站坝段变形性态及裂缝物理成因分析被引量:7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第1期25-27,45,共4页吴子平 吴中如 顾冲时 马福恒 
在青铜峡大坝电站 5号坝段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基础上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坝体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采用多种监控模型和分析方法 ,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大坝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安全评价 。
关键词:青铜峡大坝 监控模型 裂缝成因 变形 原型观测 
青铜峡大坝电站坝段变形性态分析被引量:1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马福恒 吴中如 顾冲时 
采用有限单元法和多种数学模型对青铜峡大坝电站坝段的变形性态进行了系统分析 ,对影响坝段变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评估 ,对坝体自重、渐变温度、坝基扬压力以及长期荷载的时效对坝体变形的影响作了综合分析 .
关键词:变形性态 数学模型 大坝 青铜峡 水利枢纽 
青铜峡大坝变形“疑点”的物理成因分析被引量:2
《水力发电》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顾冲时 马福恒 吴中如 贾恩宏 
青铜峡大坝建成以来出现了较多裂缝, 其中以位于电站坝段的机上、机中、机下“3 大条”裂缝最为严重, 故产生了电站坝段向上游变形的 “疑点”。对这一问题采用结构计算及多种模型评估了其主要影响因素, 并重点对裂缝、渐变温度、...
关键词:大坝变形 结构性态 多种模型 综合分析 裂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