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派

作品数:142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贾熟村陈勇勤张显清黄庆林李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澍:道光时期第一贤臣
《同舟共进》2022年第6期76-79,共4页王开林 
清朝末叶,清流派名臣张佩纶与张之洞并称“二张”,做京官时,两人交往甚密,喜欢评骘前贤。光绪五年(1879),张佩纶将二人的高论载入日记:“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陶澍)为第一。”二张推崇陶澍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视其为近代人...
关键词:光绪五年 张佩纶 陶澍 胡林翼 清流派 张之洞 道光时期 左宗棠 
从讨伐董卓到擒杀吕布 群雄修罗场:曹操早期的敌人们
《国家人文历史》2021年第17期28-36,共9页江上苇 
曹操参与群雄逐鹿,始于十八家诸侯讨董卓。桓灵之后的东汉虽已经摇摇欲坠,但董卓之乱却非必然之劫,而更像是一场政治意外。中平六年(189)夏四月,汉灵帝驾崩。失去了皇帝保护的宦官集团,立即成为“国人皆日可杀”的众矢之的尤其是怀恨两...
关键词:党锢之祸 清流派 董卓之乱 曹操 宦官 汉灵帝 讨伐 东汉 
冤家恩公——李准与岑春煊的恩恩怨怨
《今古传奇(单月号)》2020年第4期152-159,共8页李昕 
岑春煊是晚清重臣,清流派的代表之一,史学家们对他的争议颇多。1903年到1907年,他两度担任两广总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在他手下任职,曾受他提携,也曾遭他排挤。他与李准之间的恩怨情仇,几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关键词:广东水师提督 岑春煊 清流派 两广总督 恩怨情仇 李准 晚清重臣 恩恩怨怨 
在乱世中司马懿的崛起
《书摘》2020年第6期80-83,共4页 陆帅(译) 
司马懿的登场司马懿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在他出生十年前的建宁二年(169),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朝廷中浊流派的宦官镇压了清流派的儒家官僚,清流领袖、以“跃龙门”的故事而知名的李膺被处死。五年之后的中平元年(184),太平道宗...
关键词:群雄割据 党锢之祸 太平道 清流派 东汉王朝 司马懿 跃龙门 汉灵帝 
清流何处是归宿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0年第5期13-20,共8页孔祥吉 
本文以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保存的《赵凤昌藏札》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录副奏折为线索,论述了光绪中叶清流派代表人物的生活志趣与情调、思想变化与不同归宿,以及在中外矛盾尖锐时,他们联章入奏,争相弹击,常使柄政者难堪的政治实践。
关键词:清流派 信札 张之洞 宝廷 张佩纶 寿富 
张之洞的清流与新政
《中外书摘》2020年第3期49-54,共6页曾纪鑫 
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最初“亮相”,是一名敢于直言的清流派健将。清流派虽然未掌实权,但他们上书言事,评议时政,弹劾大臣,虽有好为空言、不识时务之嫌,但在“人言可畏”的中国传统社会,那种强大的“杀伤力”使得众多朝臣颇为...
关键词:中国近代历史 张之洞 清流派 上书言事 新政 中国传统社会 朝臣 杀伤力 
在“理”与“势”之间: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0期112-119,159,共9页许纪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17BZS018)
晚清的改革,首先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有关。在官僚士大夫中,理学家的经世派逐渐取代了修身派,如此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儒学内部的合法性价值。官僚士大夫不管如何重"势",依然面临"理"的规约。而到李鸿章等一辈人,"理"的位置无足轻重,一切...
关键词:官僚士大夫 洋务派 清流派 口岸知识分子 中体西用 
从清流派主将到“中体西用”倡导者
《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5期113-115,133,共4页李晓兰 
张之洞由晚清著名的"清流派"主将演变为后期洋务派的著名领袖,其治学思想演变为"中体西用"。究其原因,其一,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二,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使然;其三,政治实践的促使。
关键词:张之洞 清流派 中体西用 
清流派与甲申政潮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朱晓博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甲申易枢,使得辛酉政变之后形成的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共同执掌政治中枢的权力格局转变为慈禧太后个人的独裁专制。在这个过程中,清流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甲申易枢之后,以醇亲王奕譞为中心的枢府中,清...
关键词:清流派 慈蓓太后 甲申政潮 
强学会与《时务报》维新派的民间动员
《国家人文历史》2018年第14期63-67,共5页罗山 
戊戌变法之所以被史家视为大事件,一方面是光绪皇帝在皇宫之中,乾纲独断地大搞了100多天的维新变法,发了400多道诏书,整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新政策;更重要的是戊戌年间这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释放了大清开国以来一直被压制的一股社会力量,...
关键词:《时务报》 梁启超 康有为 张之洞 李鸿藻 汪康年 清流派 维新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