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宪运动

作品数:38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岑树海聂鑫侯宜杰钱锋张玉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南都学坛》《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五大臣出洋看晚清小说中的“西游”想象
《南都学坛》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许萌 李忠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场域视角下文人游幕与晚清诗歌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22CWX036);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晚清小说公使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5-ZDJH-921);南阳师范学院国家社科培育项目“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3PY015)。
1906年至1911年间,晚清小说家对五大臣几乎清一色地作西游化、妖魔化等艺术处理,这是公使形象书写史上的别样呈现。晚清小说对五大臣形象的刻画,妙趣横生且极具寓言化特色,整体追求内在的“荒诞”与“怪、奇、丑”等审美观念,这与立宪...
关键词:清末立宪运动 考察宪政五大臣 “西游”叙事 革命风潮 报刊媒介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两院制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3年第8期98-109,共12页聂鑫 高一宁 
国会两院制在20世纪初以前的宪法实践中居于主流地位,具体可分为贵族式、联邦式及民选式三种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代表社会中的特殊团体,促进议事审慎,限制民选议院专断。清末各政治势力均偏好两院制。清末未成立的正式议会确定将采用...
关键词:两院制 清末立宪运动 资政院 咨议局 都察院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两院制问题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43-154,198,共13页聂鑫 高一宁 
国会两院制在20世纪初以前的宪法实践中居于主流地位,具体可分为贵族式、联邦式及民选式三种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代表社会中的特殊团体,促进议事审慎,限制民选议院专断。清末各政治势力均偏好两院制。清末未成立的正式议会确定将采用...
关键词:两院制 清末立宪运动 资政院 谘议局 都察院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
《炎黄地理》2021年第11期13-16,共4页仇晓丽 
清末立宪运动是清王朝在民族危急关头的自救行为,资政院是在其影响下的直接产物。资政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会性质的机构,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人治向宪治的迈进。资政院设立的历史背景随着西方列强侵华进程的加快,帝国主义与中国...
关键词:清末立宪运动 资政院 清王朝 立宪思潮 农民阶级 大变局 睁眼看世界 历史背景 
《清末立宪运动史料丛刊》出版
《清史研究》2021年第1期157-157,共1页
清末立宪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历时九年(1903-1911),波及除内外蒙古、青海、西藏之外的全国二十二省(内地十八省、东北三省和新疆),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均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清末立宪运...
关键词:国会请愿运动 辛亥革命前后 内外蒙古 顺直谘议局 革命派 立宪运动 立宪团体 立宪派 
张謇与清末立宪运动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张海鹏 
清末国势衰微,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使得当时一批先进的官员和士绅寻求在中国以君主立宪的方式救亡图存。此时张謇开始投身立宪活动,积极参加和组织了立宪运动,一手操办江苏谘议局,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国会请愿运动。辛亥革命前的十年,以张...
关键词:张謇 立宪派 立宪运动 现代化 
浅析清末立宪运动的始末和意义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8期9-10,共2页周汤迅 
清末的立宪运动尽管是受国内外复杂局势的逼迫才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清王朝自救运动,尽管其中的很多规定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仍保留有明显的皇权本位思想,但该次运动涉及到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制改革、资政院和咨议局等议会性质机构的设置、地...
关键词:立宪运动 宪政 皇权 民权 
清末立宪运动的研究
《卷宗》2015年第11期412-412,共1页陈涧泉 
本文介绍了清末立究运动的历史背景,阐述了清木立先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清朱立宪运动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影响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清朝末期 立先运动 内容 历史背景 启示 
留日法政学生在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行动与影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60-63,共4页石雅轩 王东 
1906-1911年间,清政府将"预备立宪"付诸实施,这场立宪改革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在立宪运动过程中清政府调用了大批留日学生参与,这其中又以留日法政学生为主。这些留日法政学生以自己在立宪运动中的实际行动对立宪运动产生了...
关键词:清末 留日 法政学生 立宪运动 
清末立宪运动的性质、影响和反思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10期65-70,共6页靳晓霞 毕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选举思想及当代启示"(项目编号:13CKS00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3JD71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末立宪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王朝统治而实施的政治举措,而不是走向资本主义立宪政治的改良。清末缺乏完成资本主义立宪民主运动的国际国内条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立宪运动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清末立宪运动...
关键词:清末立宪 改良 革命 辛亥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