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小说

作品数:48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湘金纪兰香耿传明张航郭浩帆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关东学刊》《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小说、画报与媒介考古——以《点石斋画报》《海上花列传》《海上尘天影》与《红颜知己》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1-61,共21页陈建华 
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的运用凸显了人与技术的紧张关系。晚清以来照相、石印、报刊和电影开启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时代。通过对一些小说与图像作媒介考古的考察,诸如《点石斋画报》和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以照相写实手法表现妓女等级制度,...
关键词:晚清民初 世界文明 上海 小说 图像 媒介考古 
清末民初小说中“新女侠”的自我觉醒与时代困境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2期86-102,共17页曹祥金 
随着清末女权思潮的兴起,近代小说中开始出现了一批“新女性”群体。受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小说家在塑造这一群体形象时,常常将传统的武侠精神融入其中,由此形成了一个颇为特别的“新女侠”类型,她们既具有鲜明的国家意识和女性意...
关键词:女权思潮 新女性 武侠精神 时代困境 
社会小说正名——兼论清末民初小说文类等级观念之衍变
《甘肃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张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古典传统重释重构及其互动关系史研究”(21&ZD267);浙江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研究”(SKY-ZX-20190102)。
清末民初,梁启超等新小说倡导者在众多小说类型中,一味高抬政治小说、历史小说的地位;未曾料及,偏偏是为其轻忽的社会小说多有实绩。社会小说之所以能在彼一历史时期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乃至颠覆了既有奉政治小说、历史小说为最上乘的...
关键词:清末民初 社会小说 政治小说 文类 等级观念 正名 
清末民初小说话中“小说教育功能”普及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30-135,共6页李军辉 张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大学教科书‘中国化’运动研究”(COA190247)。
中国古代小说教育观是自上而下代表统治阶级意愿的有序政治教化;而晚清民初小说教育观是自下而上的觉民新民教化,强调的是通过对普通民众的启蒙思想教育,而达到新民与救国的目的。这一教育观激发了小说话作者们对小说教育功能普及性的...
关键词:清末民初 小说话 教育功能 普及性 可行性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探究——评《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6期I0009-I0009,共1页郑哲 
小说叙事需要依托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但是小说中的空间同样重要,小说中的一切故事都只发生于空间中。清末民初小说在对于发生在某一城市中的故事进行描述时,往往会有另一城市的空间叙事与之对应,形成“双城叙事”现象,尤其是以京沪两...
关键词:文学空间 空间叙事 文本空间 文学史意义 小说叙事 都市体验 清末民初小说 内层空间 
在“人世间”之外谈“人”
《青年作家》2023年第6期123-125,共3页王淼 
“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梁启超语),这句诞生于100多年前的话,是我这一年来引用最多的一句,它不仅奠定了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更成为清末民初小说合法化的注脚。100多年来,小说和现实的联系不断紧密,其重要程度甚至被视作一个民族的秘史...
关键词:梁晓声 清末民初小说 电视剧 梁启超 合法化 
另一种“双城”:清末民初上海叙事中的租界与华界
《关东学刊》2023年第2期116-128,共13页汪贻菡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城乡空间书写与国家形象呈现研究”(19YJC751041);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幻想类小说中的异质空间书写”(SQ192035)。
晚清上海书写常被认为等同于上海租界书写,但通过细读《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歇浦潮》等晚清民初重要长篇文本则发现,存在感微弱、描写比例较低的华界,事实上是晚清上海叙述的重要构成。租界高度发达的物质景观,是在与毗邻华界...
关键词:洋场叙事 租界叙事 海派文学 清末民初小说 
清末民初小说话中“典型化”理论的探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18-122,共5页李军辉 乔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ZW045)。
小说话作为中国特有的小说批评形式,它的出现跳脱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审美评判,开始极力关注小说人物性格典型性的塑造、典型的“代表意义”与“普遍意义”及“典型化”过程等重大理论命题。细细爬梳清末民初小说话中关于“典型”问题...
关键词:清末民初 小说话 典型化 典型理论 
叙事模式的嬗变:《家》和《泪珠缘》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今古文创》2022年第18期30-34,共5页孔庆荣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泪珠缘》和《家》的文本对比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小说文本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叙事主题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小说文本的主体性逐步下降,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关键词:清末民初小说 叙事干预 叙事转型 修辞效果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文学转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16-122,共7页耿传明 耿盈章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近现代小说中的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文学转型(AS2110)。
儒家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传统,儒家士人形象是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清末以来文学史上儒家士人形象嬗变的考察,可以深入透视近现代以来知识群体所走过的心路历程,进而对近代以来文学与文化中的古今之变、文学转型以及现代...
关键词:清末民初 儒家士人 古今之变 文学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