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

作品数:541被引量:132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开忠张哲蒋清海卢明华李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逻辑及优化路径研究
《全国流通经济》2025年第1期120-123,共4页耿赫 
区域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地区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具有强连接性、强流动性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区域内进行要素互通,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从具体作用来看...
关键词:数字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分工 优化策略 
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分工与协调:对东北经济的思考
《经济纵横》2024年第6期63-71,F0002,共10页孙久文 程芸倩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是促进区域间良性竞争和合作、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关键。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以本地经济增长为衡量标准,而且应以提升全局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为主要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和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地区 比较优势 区域协调 区域分工 
碎片化生产与出口产品质量:区域价值链视角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24年第2期74-101,共28页于李娜 刘慧敏 王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产业链转移对中国—东盟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3BGJ027)资助
基于2005~2015年中国15个制造行业的贸易数据,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研究背景,从区域价值链角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究中国制造行业参与碎片化生产对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入参与区域价值链能够显著...
关键词:碎片化生产 出口产品质量 区域价值链 区域分工 制造业 
林州市:“靓”化环境 全民动手“净”行时
《中华环境》2024年第6期69-70,共2页
为进一步形成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合力,林州市相关部门、镇(街道)同心共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突出扬尘治理管控,扎实开展每周五全民洗城行动,精细化落实重点区域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科技支撑,建立督办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
关键词:志愿服务活动 大气污染防治 督办工作 同频共振 区域分工 空气环境质量 扬尘治理 持续改善 
“一带一路”区域分工、数字化水平与中国产业链韧性被引量:10
《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2期65-81,共17页潘雨晨 陈志成 刘震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双循环下山东制造业全球产业链稳定性提升策略研究”(21DJJJ13),项目负责人:潘雨晨。
基于对“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以及数字化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角度优化和改进衡量产业链韧性的指标,并构建“区域分工参与度”指数,从而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一带...
关键词:“一带一路” 区域分工 数字化水平 产业链韧性 
区域分工、产业选择与协同发展——以京津冀为例被引量:1
《政治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4期124-140,共17页邓永波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0M670256)的资助
区域产业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的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和地区保护,各个地区往往在少...
关键词:区域协调 产业 分工 京津冀 
以区域分工为核心的中国式县域城镇化道路被引量: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38-47,共10页仇叶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区域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联系,为县域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研究表明,我国超大空间与超大人口规模的城镇化天然具有区域特性,不同区域分化互补的关系使行政区划上统一的县域分化为不同类型,并内在地要求县域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城镇化 区域分工 城乡关系 
区域分工、经济周期联动性与经济增长极建设——国内价值链分工的视角
《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11期5-20,共16页吴楚豪 周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研究:理论机制、实证识别与政策优化”(72203055);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海南自贸港的经济高质量增长:理论模型与监测预警”(722QN295);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布局的政策体系研究”(HNSK(JD)21-15)的资助。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
关键词:国内价值链 区域分工 经济周期联动性 经济增长极 
投入服务化的双重效应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郝大江 初天天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G融合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我国制造业离岸创新中心的形成路径及对策研究”(720RC6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我国—东盟国家的贸易影响效应及其产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20BJL065)。
随着全球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度不断提高,服务要素投入对制造业的影响愈发显著。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跨越“服务化陷阱”,继续增强投入服务化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投入服务...
关键词:制造业价值链 服务化双重效应 RCEP区域分工协同 投入服务化结构 
区域分工与产业选择——以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10期5-16,共12页邹赛 周绍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百年道路与经验总结研究”(21JZD008)。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的是在各地区产业的统筹协调中推动地区经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对产业的区域分工程度进行测度能够为未来的产业选择提供依据。文章通过改进和融合结构相似系数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设计了区域产业分工指数D,适用...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 主导产业选择 区域产业分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