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作品数:38被引量:23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琴王建平金群高玫刘兴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宁夏大学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中国畜牧业》《生态经济》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法治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被引量:1
《中国西部》2021年第6期32-42,共11页黄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入宪研究”(19BFX158);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视阈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制度变革研究”(CYB20134);2021年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推动落实《重庆市河长制条例》的重点措施研究”(2021ZJ06);。
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法治保障体系构建是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手段。基于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国家战略定位及成渝地区协作的历史基础,对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等子系统进行检视,发现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硬...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共建共治共享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保障一体化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的优化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被引量:5
《当代港澳研究》2019年第1期27-55,共29页古小东 夏斌 
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陆海统筹背景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18VHQ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2016M600645);广州市社科规划智库课题“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2017GZZK4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海洋与渔业类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1806030015)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污染物的移动性以及环境利益的一致性,我们认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意义重大且极为迫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研究认为,其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的构...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协同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 多元共治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地方性知识的作用及转型——以嘉绒藏区林业资源保护为例被引量:10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02-107,共6页蒋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村民环境行为与农村面源污染研究"(项目号:12BSH021);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公派出国项目(项目号:201406710015);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生态环境变迁与行为范式变化的互动机理研究"(项目号:ZAU201312)的阶段性成果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嘉绒藏区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在保护当地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变迁的背景下进行了适时的调适和转型,实现了地方性生态知识...
关键词:生态环境 地方性知识 嘉绒藏区 林业资源 
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被引量:32
《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134-139,共6页马晓琴 杨德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及其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04BMZ014)阶段性成果
当下西北地区为发展经济,追求和套用现代化及其模式,在面对环境恶化决然使用科技和法律等手段的环保措施背后,隐含着社会对科技的过分信赖和对现代性的过分“迷信”,与之相应的则是本土人群的主体性被忽视和不断边缘化,地方性知识不断...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生态保护 青海藏区 习惯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