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琴

作品数:25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回儒明清回族文化回族明清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界(理论版)》《青海社会科学》《开发研究》《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回儒人性概念阐释与伊儒会通
《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1期213-219,共7页马晓琴 张伦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批准号:30923010701)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学通四教”的回儒学者,他们积极介入中国传统思想和伊斯兰哲学议题的讨论,生产出了一套风格独特的社会知识体系。就人性的内涵而言,明清回儒学者将人性界定为人生而为人的本质,这一本质体现为人所具有的智...
关键词:伊儒会通 明清回儒 伊斯兰 人性概念 
明清回儒心性论之学术史述评
《回族研究》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马珍 马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中国化背景下明清回儒心性论研究”(19XZJ001)
回儒心性论,是明清伊斯兰教智识者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浸染下,通过援儒入经之路径会通中国传统哲学与伊斯兰教哲学的理论成果。心性论是回儒思想体系中的要义之一,迄今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还未引起学界足够关注和重视。目前有关回儒心性论...
关键词:明清 回儒 心性论 文明对话 伊斯兰教中国化 
五典学说与新时代伦理建设
《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202-206,共5页马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中国化背景下明清回儒心性论研究”(批准号:19XZJ001)阶段性成果。
五典学说是明清回儒学者会通伊儒两种文化而建构出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人伦观,颇富中国人伦文化的气质。在人伦次序的安排上,五典学说将夫妇之伦置于人伦首端,反映了回儒学者轻等级、重人伦的伦理思想。由于轻等级、重人伦,五典学说具有浓...
关键词:回儒 五典学说 人伦次序 伦理重建 
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的成功典范被引量:1
《回族研究》2020年第2期5-9,共5页马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ZJ001)。
中华文明是一个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体系,"伊儒会通"是中华文明交流互鉴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以儒诠经是伊儒会通的实践路径和成功典范。在中华大地上,伊儒会通之所以成功,以儒诠经之所以可能,不但跟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有关,亦跟伊...
关键词:以儒诠经 伊儒会通 文明互鉴 中华文明 
善恶何故:“真性”“禀性”与明清回儒的人性观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9-124,共6页马晓琴 和侃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伊斯兰典籍中的‘天道’思想研究"(16NXCZJ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刘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译及研究"(15AZJ005)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古今中外的先贤见仁见智,各成一家。真性与禀性是明清回儒学者为阐述此问题提出的两个哲学概念,深受宋明儒学善恶论之"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概念的影响。在回儒思想体系中,真性源自先天,乃人的本性,具有纯善无恶的特征...
关键词:明清 回儒 人性 善恶 
教化:明清回儒人道思想的功能被引量:2
《回族研究》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马晓琴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NXCZJ01)
教化,为儒家用语,乃古代中国重要的齐人之术,在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回儒学者汲取吸收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提出了“顺主忠君”“仁政德治”“仁政德治”“尊老爱幼,仁爱友助”“为人刚正,诚信做人...
关键词:回儒 人道 教化 明清 
明清回儒心性论探析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9-24,共6页马晓琴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伊斯兰典籍中的‘天道’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NXCZJ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刘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译及研究"(项目编号:15AZJ005)
"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伊斯兰哲学关注的问题。明清时期,回儒学者积极会通中国传统哲学和伊斯兰文化,诠释、建构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心性论,详细论述了人性、人心及其关系。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明清回儒,...
关键词:人性 人心 尽心知性 明清 回儒 
回儒的本体论:最高存在的本质与属性
《回族研究》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马晓琴 和侃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NXCZJ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J005)
"最高存在的本质与属性"是伊斯兰哲学本体论范畴的核心命题。明清时期,回儒穆斯林学者以伊斯兰教经典为根据,借鉴伊斯兰哲学论述,运用古汉语独特的表述方式,详细阐释和论述了最高存在的本质和属性,形成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伊斯兰本体...
关键词:回儒 明清 真主本质 真主属性 伊斯兰哲学 本体论 
何以成人:回儒论小世界的起源与复归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9-93,共5页马晓琴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伊斯兰典籍中的‘天道’思想研究"(16NXCZJ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刘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译及研究"(15AZJ005)
作为人的小世界,是伊斯兰创世论中的重要内容。明清回儒学者在坚持伊斯兰创世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伊斯兰人类起源学说进行了全新诠释,建构了完整的小世界起源观,论述"人何以成人"及人的最终归宿。身处中国文化语...
关键词:回儒 伊斯兰 创世观 回回 
回儒宇宙观:“大世界”的生成与真主的显化被引量:2
《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190-197,共8页马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刘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译及研究"(15AZJ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AE1500-23)资助项目的成果
"大世界"是伊斯兰哲学中用以阐释宇宙起源思想的重要概念。明清时期的回儒知识分子就是用"大世界"术语,表述宇宙是如何生成的。他们首先坚持伊斯兰的"真主创世说",将宇宙的生成视为真主创造的结果;同时坚持伊斯兰的"显化论",将宇宙的生...
关键词:明清 回儒 “大世界” 伊斯兰哲学 宇宙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