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时效

作品数:363被引量:61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国栋尹田史浩明温世扬廖焕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苏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被引量: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2-16,共5页李鸣捷 
江苏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问题研究"(编号:2016ZDIXM041)
取得时效肇始于罗马民法,指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的意思自主地、和平地、公然地占有他人财产,经过一定期间即取得该所有权之制度。取得时效制度的功能是促进物尽其用、保障交易安全、及时解决纠纷。取得时效制度的建立有其必要性,诉讼...
关键词:取得时效 必要性 诉讼时效 善意取得 权利失效 
遗失物善意取得问题探析——基于《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被引量:2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刘晓惠 
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究其原因在于遗失物脱离权利人占有,非基于权利人意愿。而其他动产则适用善意取得,原因在于动产脱离占有,是基于权利人的意志,或出于借用,或出于租赁等目的,动产占有由所有权人转移至借用...
关键词:遗失物 善意取得 最大效用 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价值的法理分析——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35期339-340,共2页陆晓青 
取得时效制度应否在民法中确立,以及支撑取得时效的价值基础,是研究该制度的先决条件。从立法例来看,自罗马法以来,绝大数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在民法中都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似乎对该制度并无争议,然而时效制度只是法典固定下来的东西...
关键词:大陆法系 取得时效 社会利益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802-803,共2页夏万宏 董世闻 
本文论述了时效的定义等,就时效制度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时效 时效制度 取得时效 
试论在我国民法中确立取得时效制度
《南昌高专学报》2004年第4期9-11,16,共4页谢玉美 
"取得时效"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应否在我国民法典中予以确立,学术界存有争议。本文考察了取得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各国的立法体例,并对取得时效独有的价值功能进行阐释,在取得时效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中表明其的不可替代...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 确立 民法典 立法体例 构成要件 价值功能 中国 相关制度 国民 比较分析 
论善意取得制度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54-60,共7页史浩明 
论善意取得制度史浩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交易的迅猛发展,在民事流转中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占有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由于我国民事立法对善意取得制度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善意第三人的行...
关键词: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受让人 取得所有权 无权处分 转让人 遗失物 取得时效制度 返还原物 财产 无处分权人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被引量:11
《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101-105,共5页史浩明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文浩明时效制度是各国民法普遍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根据一定事实状态的经过是取得某种权利还是丧失某种权利,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类。...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 取得所有权 善意取得 占有人 财产所有人 请求权 事实状态 权利人 非所有人占有 
关于建立民法取得时效制度的再思考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0年第3期13-16,21,共5页史浩明 
时效,顾名思义,即时间的效力,它是指法律规定的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期间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时效依其成立的要件及法律后果的不同,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种。所谓取得时效,是指财产的所有人以外的人善意地、公开地、...
关键词:取得时效 诉讼时效制度 民法通则 法定期间 所有权关系 民法理论 义务人 消灭时效 神圣不可侵犯 权利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