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证手段

作品数:71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蔡皖东丁军平张建伟曾云令蒋元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非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践分析与探讨
《法制博览》2019年第9期19-21,共3页李舴玉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3月6日通过的《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得到首次确立。后又经三次司法解释,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排除标准 自由裁量排除 法定排除 取证手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程序正义再出发
《法律与生活》2017年第14期47-47,共1页
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界定非法取证方式《规定》以列举方式明确了四类典型和严重的言...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排除原则 言词证据 国家安全部 取证手段 刑事案件 审查起诉 侦查人员 审查逮捕 收集证据 
公安机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及完善被引量:2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5-39,共5页周欣 
司法部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立项课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12SFB2033)
自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在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程中暴露较为集中的是三类问题:一是对法律上表述的某些非法取证方法不甚理解,讯问中不宜把握;二是在讯问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宜发现的非法取证盲区;三是侦查机关在非...
关键词: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取证手段 证据规则 
刘宪权:克减冤假错案应遵循三个原则
《中国司法》2013年第10期5-5,共1页刘宪权 
克减冤假错案应当严格遵循三个原则:其一是司法公正原则。司法公正所要求的司法机关应坚守审判独立、坚持法律至上等内容,是克减冤假错案的重要保证。司法机关主动纠错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减冤假错案。其...
关键词:冤假错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司法公正原则 刘宪 司法机关 审判独立 法律至上 取证手段 
从呼格吉勒图案看刑事诉讼中诱供之害被引量:5
《刑事司法论坛》2011年第1期218-226,共9页张建伟 
目次一、呼格吉勒图案件:被告人自述受到诱供二、诱供之害没有得到立法和司法机关重视三、是否排除利诱取得的口供主要不取决于其虚假可能性自古刑讯逼供之害,人多知之;诱供之害,人多不知。与刑讯逼供不同的是,诱供看起来慈眉善目多了。
关键词:呼格 吉勒 公安司法机关 非法证据 非法手段 被告人供述 言词证据 审查判断证据 死刑案件 取证手段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利益权衡
《人民检察》2011年第22期72-73,共2页郑海华 王成海 詹腾腾 
正确理解非法证据的含义是排除非法证据的前提条件。司法实践中,非法证据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取证主体不合法,即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二是取证手段不合法,包括刑讯逼供、以威胁、欺骗、利诱等非法方法获得的证据;三是取证程...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利益权衡 法律规定 取证程序 刑事诉讼法 司法实践 取证主体 取证手段 
还有多少个赵作海沉冤未雪?
《杂文选刊(下半月)》2010年第6期23-23,共1页李富永 
前几年发生在湖北的佘祥林"杀妻"而"妻"还活着的滑稽冤案,最近又在河南商丘上演了。这次的"佘祥林"名叫赵作海,"被杀"的人叫赵振裳。其实,赵作海不仅没杀人,而是受害人,被赵振裳当头重重地砍了一刀。
关键词:佘祥林 河南商丘 活着 非法证据 疑罪从无 司法机关 有罪判决 死刑立即执行 取证手段 检察机关 
钓鱼执法钓住了谁?
《商周刊》2009年第22期14-15,共2页
名家观点新民网评论员黄波珍惜每一个挽救公信力的机会越过孙中界事件,我们不得不提及这样一种现象:在公信力受到质疑,但并未全部坍塌,完全可以挽救的时候,有些地方和部门似乎已经习惯于落井下石。稍远的如"欺实码"就不说了,仅近期就有...
关键词:执法方式 钓鱼 公信力 执法部门 质疑 政府部门 非法行为 事件 行政执法 取证手段 
软件侵权诉讼中“陷阱取证”与“实验取证”的法律思考被引量:8
《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朱赛华 
方正诉高术案件再次提出了“陷阱取证”在软件维权中究竟地位几何这一尖锐问题。借鉴“陷阱取证”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将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分为机会提供型和恶意诱发型两种。对原告采用的机会提供型的“陷阱取证”方式...
关键词:陷阱取证 法律思考 侵权诉讼 软件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机会提供型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利益平衡 法经济学 司法实践 批准程序 适用程序 取证手段 科学实验 合理性 合法性 公正性 客观性 发型 恶意 维权 案件 原告 立法 效力 
“私人调查”何去何从
《温州瞭望》2005年第2期40-41,共2页金少策 
2004年的11月25日,寒意逼人。这一天,9家温州民间调查机构的代表到了位于黎明立交桥一侧的新南亚大酒店,参加为期一天的“温州民间调查行业联盟会议”。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个会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所谓的“联盟”本不存在但反映出...
关键词:温州经济 行业联盟 私人侦探 调查公司 这一天 律师事务所 韩冰 私家侦探 非法证据 取证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