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政治化

作品数:382被引量:163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戎周志强张慧瑜李彬杨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法法学的“偏执”抑或法教义学“误入歧途”?——评《法学知识“去苏俄化”的表达与实质——以刑法学为分析重点》一文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1-81,共11页李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刑罚制度与实践的社会学分析”(18BFX109)。
2006年陈兴良教授发表《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一文,标志着刑法知识“去苏俄化”潮流的初步展开。邵六益博士《法学知识“去苏俄化”的表达与实质——以刑法学为分析重点》一文,从政法法学的视角对法学知识特别是刑法学知识的“去苏俄化...
关键词:去苏俄化 去政治化 政法法学 法教义学 犯罪论体系 
《回答》的版本问题与20世纪70年代北岛的诗学转向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陈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80年以来诗歌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批准号:21BZW139)的阶段性成果。
《回答》是北岛的成名作,这首诗无论是对诗人北岛还是当代诗歌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常将其视为北岛同时也是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开端。此前的研究在将其嵌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语境和一代人的成长史中进行考察的同时,也注意到不能只关...
关键词:北岛 去政治化 新时期诗歌 时代语境 当代诗歌史 《回答》 政治性因素 诗学转向 
清醒认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四化”新态势被引量:10
《理论探索》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孙炳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19VSZ032),主持人孙炳炎。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不断调整意识形态渗透的策略和手法,无论是输出的主体和内容,还是输出的手段和对象,都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变化。西方政府往往退居幕后,更多地依靠西方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体进行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和输出,形成多...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 多元化 去政治化 网络化 普泛化 
联合国官方微博内容的气候正义状况分析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20年第30期52-53,共2页覃哲 郑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课题号:19AXW006)阶段性成果。
全球传播与气候正义伴随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媒体内容越来越呈现去地域化趋势,众多议题开始涉及跨国和洲际层次复杂流动关系①。在此背景下,新西兰学者霍华德·弗里德里克提出“全球传播”概念,认为全球传播在立场上应以价值中立为取向,...
关键词:全球传播 官方微博 去政治化 去意识形态化 价值中立 一体化进程 气候变化 气候正义 
个体化的中国叙事: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变迁被引量: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0期154-161,共8页杨君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社区治理的公共性重构研究”(16CSH06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个人关系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通过对个体化叙事在中国百年历史变化中的深刻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化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以及国家与个人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路径。新中国成立前的个体化构建一种特定...
关键词:个体化 现代化 国家 去政治化 伦理情谊 
新媒体对青年知识群体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的影响维度——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张楚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XW002)
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围绕PX毒性“不确定性”所衍生出的辩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知识青年群体对于媒体报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且对环境议题的表达呈现出“去政治化”的话语倾向;而媒体在形塑社会认知与进行知识生产的过...
关键词:新媒体 青年知识群体 去政治化 PX 
范式的变迁与危机——“四史”编写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57-165,共9页张健 朱子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BXW062);“2018—2019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对“四史”编写的研究历经时序性范式变迁。20世纪50、60年代,“政治化”范式以政治观念来估断文学/史学作品的功效与等级;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叶之后,“去政治化”范式离开“政治标准第一”而重返“真正的文学”或“真正的史学”;新...
关键词:“四史”编写 范式危机 政治化 去政治化 
政治,还是诗学?——李国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英译研究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9年第3期15-22,共8页孙会军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小说英译中的文学性再现与中国文学形象重塑研究”(编号:17BYY202)的阶段性成果
《冬天里的春天》是我国当代作家李国文198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一年之后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英国ACA出版有限公司推出了刘全福教授翻译的这部小说的英译本。小说原文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初,时隔36年之后,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关键词:《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去政治化 诗学 意识形态 批评译学 
新闻学的政治化、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对中国特色新闻学政治逻辑的考察被引量: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21-128,共8页叶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观念变迁与发展路径研究"(17CXW001)
产生于商品经济环境下的新闻本不具备政治属性。大众报刊出现迅速提升报刊的影响力,其后阶级意识崛起、政党斗争加剧以及军事战争不断,增强了新闻的政治属性,促使现代新闻事业及新闻学走向政治化。意识形态斗争、宣传的污名化与利益集...
关键词:新闻学 政治化 去政治化 再政治化 
1978年至2010年中国工笔画中的青春女性形象塑造
《中国美术研究》2018年第3期104-111,共8页王鹏 
2017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YTC024;2018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YS016
笔画中的女性形象是较少被学界关注和系统梳理的领域。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笔画中的青春女性形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环境下,凸显了"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体现了画家对社会的反思和人道主义关怀。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工笔...
关键词:自我意识 工笔画 女性形象 多向度 去政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