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

作品数:565被引量:4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洪权胡义成申喜萍左洪涛张广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曲眠左肱——全真教葬式及其影响
《宗教学研究》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郝军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宋元墓葬的考古学研究”(22CKG0180)阶段性成果。
根据全真教道士墓葬尸骨的摆放方式、石窟造像、永乐宫壁画,结合全真教文献,揭示出全真教高道在去世或下葬时会采用“曲眠左肱”的独特姿势,这应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并做了一些修改。山西太原及晋南地区的蒙元墓葬,人骨多头东脚西,应是受...
关键词:曲眠左肱 全真教 潘德冲墓 山西元墓 
《崇道诏书碑》与金元时期全真教宗祖谱系之构建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3期1-7,共7页刘永明 牛利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甘肃道教碑刻的调查与整理研究”(18BZJ041);2020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天水陇南地区道教石窟调查与研究”(2020jbkyxs005)阶段性成果。
甘肃天水玉泉观所存《崇道诏书碑》是系统研究金元时期全真教宗祖谱系的珍贵史料。第一,王重阳遇仙神话是构建全真教宗祖谱系的重要一环。遇仙神话并非出自王重阳本人,系马丹阳神化王重阳自述的遇师经历而来,经宋德方在谱系中的进一步...
关键词:宋德方 崇道 全真教 王重阳 宗教政策 甘肃天水 诏书 佛道 
新见薛道光宗派碑与明清全真教宗派问题再考察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1-9,共9页秦国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全真教的历史重述及与民间宗教关系研究”(20BZJ042)阶段性成果。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重修白云洞众祖仙派记》为目前所知最早载有全真七子宗派名称及派诗的资料。除七真宗派外,该资料还载有一个“薛祖师宗派”及其派诗,此宗派及派诗屡次出现于其他史料当中。通过对薛道光祖师及其派诗的分析可以发...
关键词:全真教 宗派问题 薛道光宗派 龙门中兴 
全真教秋阳观史实考略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32-39,共8页杨程斌 
史料记载,全真七子之一、全真教掌教、长春真人丘处机曾于蒙古太祖十九年(1224)在缙山秋阳观“打醮”;丘处机的高徒、继任掌教尹志平随后也来到“秋阳观”,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诗作;秋阳观创建历10年,曾有道士70人。于此可见,秋阳观是全真...
关键词:秋阳观 丘处机 尹志平 缙山 汤泉观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6期47-52,共6页张媛媛 
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王重阳诗词研究”(20210301174);2020年度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重阳诗词研究”(S20Q016)阶段性成果。
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所记甚少。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贯、应举问题进行考辨,得出结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1170年1月22日);是陕西咸阳大...
关键词:全真教 王重阳 籍贯 应举 
离峰子于道显生平略考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冯利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17ZDA248)阶段性成果。
于道显(1169—1233),山东文登人,全真教刘处玄的弟子,有诗集《离峰老人集》,离峰子是其号。于道显从山东至河南,以洛阳为中心传教。其间招纳儒士,广结道缘,住持长生观,提点亳州太清宫,扩大了全真教在河南的影响,为全真教在元代的发展奠...
关键词:离峰子 于道显 全真教 
《青玉案》与全真教道士词关系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54-57,共4页包洪鹏 
2021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空维度下以‘书法文化群’构建青岛书法文化史”(QDSKL2101294)成果。
兴起于北宋中后期的《青玉案》是宋金元时期重要的词牌之一,因其灵活的调体善于表达婉约、明丽、飘逸和骚雅的词作风格而受到诗词文人的青睐。考据《青玉案》的别称来源,并对其与全真教道士原创词牌《带马行》《谢恩师》《青莲池上客》...
关键词:青玉案 全真教 带马行 谢恩师 青莲池上客 
清代以来龙门洞的发展与朝山习俗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64-70,共7页张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陕西道教碑刻搜集、整理与研究”(14CZJ012)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西府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19ZD015)成果。
清代以来,作为全真教圣地的龙门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影响向西北地区不断扩展。这其中除龙门洞自身变革因素之外,明清易代后,军事格局变化所导致的平凉、固原等地的农业开发也是其重要原因。大批边地移民为龙门洞道教传播提供了新的土...
关键词:清代 龙门洞 朝山会 全真教 
全真道士王吉昌与刘志渊考--兼论张伯端对金代元初全真教的影响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白如祥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创新工程资助成果。
王吉昌与刘志渊是金朝后期至元初活动于山西的北方全真教徒,不是道教金丹派南宗的传人。但他们的文集中大量援引南宗祖师张伯端的著述,体现出张伯端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而张伯端对全真教的影响也不止于此,整个金代直至元初的全真教都深...
关键词:王吉昌 刘志渊 全真教 张伯端 南宗 
全真道教的现代宗教仪式及其科本分析--以香港为例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1-9,共9页李大华 
全真道教最初很可能没有成套的宗教仪式,却因宗教发展的需要建构了自己的宗教仪式。正一教和全真教虽然各有自己的宗教仪式,但彼此差别不大,也共享某些仪轨和科本。香港全真教的宗教仪式既遵大传统,也有自己的小传统。"三忏两朝"宗教仪...
关键词:宗教仪式 全真教 科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