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油松林

作品数:95被引量:105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鸿雁吴钦孝上官周平王利霞陈云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保定市水土保持试验站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砒砂岩区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油松林下草本种群生态位特征及其环境解释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22年第9期3613-3623,共11页孙成 秦富仓 李龙 杨振奇 董晓宇 李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08);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75);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1ZY0023);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Z2020085)。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该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的优势乔木。以几种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油松林为对象,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冗余度分析(RDA),研究林下...
关键词:砒砂岩区 人工油松林 生态位特征 环境解释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52
《生态学报》2018年第19期6870-6880,共11页汪宗飞 郑粉莉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资助(161461KYSB20170013)
分析人工植被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枯落物与土壤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3个林龄(10、25 a和40 a)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油松林叶片、...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 油松 不同林龄 叶片 枯落物 土壤 
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7
《生态学报》2017年第20期6724-6731,共8页姚旭 景航 梁楚涛 谷利茶 王国梁 薛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508);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06-2)
大气氮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含量还不是十分清楚,制约人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识和有关碳循环模型的发展。通过近2年的林地梯度氮添加(0、3、6...
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油松 
人工油松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13年第4期1212-1218,共7页胡会峰 刘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248);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05060100)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岷江上游大沟流域内不同恢复时期(12、18、25、35a)的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沿恢复梯度,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人工油松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碳 岷江 
人工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1
《生态学报》2007年第3期1011-1018,共8页刘占锋 刘国华 傅伯杰 胡会峰 郑晓翾 吴雅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2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05);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3)~~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15a(PF15)、25a(PF25)、30a(PF30)的人工油松林作为样地,并选取灌丛作为参考植被,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以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的进...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 土壤理化性质 恢复年限 人工油松 
辽西低山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和沙棘林的水文生态效应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06年第7期2087-2092,共6页魏晶 吴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3054);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05EFN216600446)~~
利用设置在不同地类内的径流小区,对辽西大凌河流域的沟壑丘陵区进行定位观察,探讨辽西半干旱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和沙棘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2002年6月~2004年6月平均降水量为238.9mm时,油松和沙棘平均林冠截留量分别为55.5mm和76...
关键词:低山丘陵 人工油松林 沙棘林 水文生态效应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水文生态效应被引量:53
《生态学报》2003年第2期376-379,共4页赵鸿雁 吴钦孝 刘国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0 1 71 0 93);中国科学研究院重大知识创新资助项目 ( KZCXI-0 6-0 1 -0 3)~~
在陕北黄龙山区利用对降水和设置在林分中的径流小区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 ,研究了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林的水文生态效应 ,据 1 995~ 2 0 0 0年观测结果 ,中龄人工油松林林冠平均截留率为2 5 .1 % ,树干茎流量占大气降水量的 3....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人工油松林 水文生态效应 水文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