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航

作品数:10被引量:1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团聚体油松林细根分解黄土丘陵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生态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施氮对谷子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水土保持学报》2021年第5期303-311,共9页高小峰 景航 闫本帅 吴春晓 王国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3010217050)。
为探讨长期施氮对作物运输根和吸收根内生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农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1995—2019年)为基础,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长期5个施氮肥处理(CK、N1、N2、N1P、N2P。其中CK、N1、N2施氮量分别为0,55.2,110.4 kg/hm^...
关键词:长期施肥 氮磷 运输根 吸收根 内生真菌 
氮添加对油松细根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第2期1-9,共9页孟敏 景航 姚旭 王国梁 刘国彬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陕北水蚀区植被功能调控技术与示范"(2015BAC01B03)
探索细根分解过程中酶活性对氮(N)添加的响应特征,有助于阐明N添加影响细根分解的潜在机制,可为全球范围内大气N沉降持续增加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分解袋法,研究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径级:0~0. 5 mm、> 0. ...
关键词:酶活性 细根分解 细根径级 氮添加 氮沉降 
人工油松林中不同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对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3
《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第2期489-495,共7页张豆 景航 王国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13);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STS计划:KFJ-STS-ZDTP-036);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5BAC01B03)资助~~
全球氮沉降通过影响树木叶片的生理过程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但目前关于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影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中油松、辽东栎、忍冬、绣线菊、...
关键词:氮添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物种 叶片 
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7
《生态学报》2017年第20期6724-6731,共8页姚旭 景航 梁楚涛 谷利茶 王国梁 薛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508);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06-2)
大气氮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含量还不是十分清楚,制约人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识和有关碳循环模型的发展。通过近2年的林地梯度氮添加(0、3、6...
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油松 
氮添加对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1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9期2771-2777,共7页谷利茶 王国梁 景航 姚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08);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06-2)资助~~
采用4个梯度的林地氮处理(N_0、N_3、N_6和N_9依次为0、3、6和9 g N·m-2·a-1),利用分解袋试验,研究了N添加对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根分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0~60 d)和慢速分解(60~300 d)两个阶段.0~0....
关键词:N沉降 细根分解 养分释放 根径 
皆伐油松林不同恢复措施下团聚体与球囊霉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3
《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第8期3056-3063,共8页景航 史君怡 王国梁 薛萐 梁楚涛 周昊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08;4167151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2015BAC01B03)
以未扰动油松林为对照,研究了油松林皆伐后在不同措施下恢复为幼林地、灌木地和撂荒地0~20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和有机碳(SOC)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幼林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
关键词: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团聚体 皆伐 土壤有机碳 
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被引量:4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第1期113-120,共8页景航 刘国彬 王国梁 薛萐 姚旭 梁楚涛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陕北水蚀区植被功能调控技术与示范"(2015BAC01B0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黄土丘陵区集约经营型流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KFZD-SW-306-2)
团聚体中的活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改善以及碳库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皆伐后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状况,本实验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油松林为对象,以未皆伐人工油松林为对照,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研究皆伐后不同恢复植被群落(幼...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油松人工林 皆伐 土壤有机碳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分布与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协同变化被引量:24
《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第6期20-25,31,共7页由政 姚旭 景航 谷利茶 王国梁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5BAC01B0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06-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演替前期(茵陈蒿)、中期(铁杆蒿)和后期(白羊草)典型群落,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根系特征、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团聚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根系主要为<2mm的细根,且...
关键词:植被演替 根系特征 土壤团聚体 
黄土丘陵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维数特征被引量:32
《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第3期1-5,24,共6页杨婷 景航 姚旭 董昌平 由政 薛萐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1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1B03);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KJXX36)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运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黄土丘陵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剖面特征。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表层土壤除全磷外化学性质总体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草地...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颗粒组成 分析维数 
N添加对油松幼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2期338-345,共8页吕凤莲 薛萐 王国梁 景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大项目培育专项(ZD201302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3JZ006)资助
通过连续6年对盆栽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苗进行不同水平N添加(0、2.8、5.6、11.2、22.4和44.8 g N·m^(-2)·a^(-1)),研究了N添加对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水平低于11.2...
关键词:N添加 油松幼苗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