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

作品数:2165被引量:6022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泓张全超陈靓韩康信范清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边疆考古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战国秦汉墓地出土人骨的颅面测量性状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4年第1期325-339,共15页胡春佰 赵国兴 王建伟 孙斯琴格日乐 刘丽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准格尔旗福路塔战国秦汉墓地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20BKG012)
福路塔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柳树湾村福路塔社新村东北约300米处的坡地上,一条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的乡村水泥路将这片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侧部分南北最长约300、东西最宽约150米。2017~2018年内蒙...
关键词:颅面测量 人骨 福路塔墓地 战国秦汉 
内蒙古石人头圪旦墓群出土人骨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4年第1期313-324,共12页阿娜尔 白煜慧 朱泓 尹春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内蒙古川掌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21BKG036)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处于我国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接触地带,自古为多民族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历史舞台。石人头圪旦墓群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丁家渠,在镇南4千米处。2009年由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进行发掘,共清理...
关键词:人骨 石人头圪旦墓群 内蒙古 体质人类学 
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273-285,共13页孙语泽 侯亮亮 张全超 
“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考古学研究(2020YFC1521607)”的资助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一支以彩陶为特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存在着紧密联系,并对周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马家窑文化早中期(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的社...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家畜饲养 人骨 研磨器 稳定同位素 粟作农业 甘青地区 
出土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2年第2期317-336,共20页韩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CKG024);第71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2M710042)的资助
人骨遗存在田野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多有发现,最常见于墓葬,少数房址和灰坑之中也有出土。这些人骨资料和其他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一样,在探索古代社会的人口构成、组织分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骨资料自身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更...
关键词:性别年龄鉴定 体质人类学 骨骼形态 古代人群 实物资料 人骨 人口构成 饮食结构 
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机场墓葬群出土人骨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2年第1期304-318,共15页王安琦 张全超 朱永明 
巴音布鲁克机场墓葬群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西南方向的乌兰恩格场址,2020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和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发掘,据发掘者判断,其年代应不晚于中原地区的汉代,该墓地共有九座...
关键词:文物保护管理所 直肢葬 巴音布鲁克 发掘者 葬式 墓葬群 和静县 人骨研究 
宁夏隆德县周家嘴头汉代墓葬人骨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1年第2期243-250,共8页李鹏珍 王晓阳 邹梓宁 杨剑 
周家嘴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为宁夏地区“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
周家嘴头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双村西侧的一处台地上,地处六盘山西侧的渝河和朱家河交汇地带,1988年,周家嘴头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
关键词:汉代墓葬 宁夏固原市 考古调查与发掘 灰坑 仰韶 交汇地带 周家 隆德县 
黑龙江绥滨东胜明代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边疆考古研究》2021年第2期251-266,共16页侯亮亮 刘晓东 任姣蕾 肖晓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9BKG044)资助
边地的开发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和安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存亡,一直是历朝政府绕不开的重要问题。然而,4~14世纪,近千年来中原王朝几乎对黑龙江地区没有过实质性的统治。至迟在金元时期,相关政权开始对黑龙江领域地区有所开发,特...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 中原王朝 黑龙江地区 间接管理 金元时期 14世纪 东北地区 
东周至两汉时期小麦在山西的推广:以屯留余吾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边疆考古研究》2020年第2期455-471,共17页侯亮亮 薛鹏锦 王晓毅 陈靓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9BKG044)的资助
山西是小麦的重要产地,也是面食起源和传播的核心区。因此,追溯小麦在山西种植和推广的时间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小麦何时开始在山西种植和推广,并何时成为先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小麦在西亚...
关键词:食物结构 稳定同位素分析 两汉时期 食物来源 新月沃地 核心区 
辽宁营口鲅鱼圈汉代贝壳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18年第2期341-347,共7页张全超 韩涛 张群 孙志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项目(20130305)的资助
天瑞水泥厂汉代墓群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路安工业园区天瑞水泥厂院内东部及东北部,2008年8~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在鲅鱼圈区天瑞水泥厂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其中贝壳墓34座,贝壳墓可分为...
关键词:动物骨骼 骨胶原 辽东地区 稳定同位素分析 饮食结构 左侧胫骨 水泥厂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巴音哈达墓地北魏时期人骨研究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18年第1期287-296,共10页阿娜尔 朱泓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11&ZD1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12@ZH014)的资助
巴音哈达墓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哈日根图大队巴音哈达小队,位于昂素镇东南方7千米处。墓葬所处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方向高差不大,总体呈缓坡状,海拔1347米。从葬俗及随葬品分析,发掘者认为该墓地为北魏时期鲜卑人墓地...
关键词:北亚蒙古人种 北魏时期 古代居民 内蒙古 鄂托克前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