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史

作品数:3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孔寒冰董晴雯胡勇刘洋陈士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更多>>
相关期刊:《新华文摘》《世纪》《世界博览》《中国图书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拉罕:中苏关系史上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的标志性人物被引量:1
《党史博采(上)》2020年第6期31-35,64,共6页刘建美 
加拉罕,1889年2月2日生于俄国高加索地区的第比利斯。父亲米哈伊尔·加拉罕尼扬是高加索地区的著名律师。1905年,他们举家从高加索移居哈尔滨,后来又搬到海参崴。1910-1915年,加拉罕中学毕业后进入彼得格勒大学法学系学习。加拉罕很早...
关键词:加拉罕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高加索地区 彼得格勒 不平等条约 米哈伊尔 法学系 俄国革命 
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连载十三)
《人大论坛》2018年第9期70-71,共2页
戈尔巴乔夫的海参崴讲话在中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苏方第一次在中苏关系三大障碍问题上作出松动,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领导人发表的历次讲话比较,是调子最为和缓的一次。
关键词:战略对话 回忆录 戴秉国 中苏关系史 连载 戈尔巴乔夫 60年代 20世纪 
中苏关系史上小事件的大影响
《报刊荟萃》2017年第9期34-37,共4页玖九 
中苏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乱世纠葛在彼此的竞合博弈中表现得那样明显却又迷离。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红色苏维埃还为中国带来了什么?苏俄与中国共产党之间这段决定中国命运的乱世纠葛究竟如何了结?又隐匿着多少未揭之秘呢?其中闪耀的...
关键词:中苏关系史 事件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命运 中国共产党 竞合博弈 苏维埃 乱世 
中苏关系史的另一种写法——读李巧宁《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年)》
《冷战国际史研究》2016年第2期227-238,共12页胡勇 
一部中外关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话语的历史。对中国而言,这部话语的历史在最显而易见的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准确地反映了中国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曾经以日为师、以俄(苏)为师、以西(美)为师,也曾经...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切磋”
《大连干部学刊》2013年第10期63-63,共1页
1949年1月6日至17日,在中苏关系史上颇具历史意义。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斯大林就如何结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统治,频繁交换函电,商谈对策。这些电报,探讨了如何应对国民党提出的所谓和平谈判问题、如何回答国民政府邀请英美...
关键词:斯大林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 国民政府 1949年 中苏关系史 历史意义 和平谈判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见证中苏关系史中的曲折(上篇)
《党史博览》2012年第11期4-8,共5页散木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于1949年10月2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不久,苏联派来了首任大使(特命全权大使)。到了1968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下降为临时代办,至1978年又恢复为特命全权大使。从1953年至1959年,尤...
关键词:中苏关系史 驻华大使 苏联 特命全权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968年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见证中苏关系史中的曲折(下篇)
《党史博览》2012年第11期9-13,共5页散木 
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在苏联帮助下开始的,而作为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也直接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驻华大使 中苏关系史 苏联 经济建设 新中国 
论从史出 求实存真——评《中苏历史悬案的终结》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1年第5期84-85,共2页向祖文 
中苏历史悬案曾长期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经双方努力,10年前两国政府慎重宣布相互间已不存在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中苏历史悬案因话题敏感,攸关双方国家利益,曾是研究禁区。近些年来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可贵探索,但由于研究...
关键词:中苏关系史 历史问题 悬案 求实 两国关系 国家利益 禁区 
在西子湖畔三握周总理的手
《世纪》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梁洪涛 
1957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是中苏关系史上重大事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纷纷出面接待这位贵宾。在国家领导人的陪同下,伏罗希洛夫走访了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武汉和杭州等地,进行了长达一...
关键词:周总理 中苏关系史 国家领导人 友好访问 苏维埃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新书长廊
《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怀旧有未来吗?;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权威之作;发达国家的底层人民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人类缘何“焦虑”?;
关键词:新书 儒家经济伦理 中苏关系史 住房问题 发达国家 学术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