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流

作品数:344被引量:3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刚刘丽娴刘翠平曾峥吴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文化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西交流视域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儿童教育(1946-1949)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172-183,共12页黎飞 祁振华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近代四川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BSYB23-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C22ZDYC25)阶段性成果。
作为民国时期中美关系重要象征之一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一则可用于考察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教育之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儿童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儿童教育事业发...
关键词:“国立罗斯福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社会教育 儿童教育 
中西交流背景下民国四川省立图书馆馆员群体特征研究
《中华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63-75,156,共14页黎飞 胡康林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化百年进程与发展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1CTQ03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国时期图书馆员职业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9XJC870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西文化交流和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的传播是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馆员群体表现出男女馆员比例逐渐持平且女性馆员比重不断增大的趋势,馆员任职年龄集...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 民国时期 四川省立图书馆 图书馆员群体 特征 
“摆脱传统的束缚”——美国媒体所反映的五四时期中西交流与新文化运动被引量:3
《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47-72,156,157,共28页王笛 
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研究基金“西方对五四运动的反应”(项目编号:CPG2015-00024-FSS)阶段性成果。
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美国新闻媒体也关注到了这些变化,并进行了报道和分析。美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反映了中国在历史转折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变迁,以及可能对中国未来所发生的影响。美国媒体关注了西方思想...
关键词: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留学生 中国知识分子 美国媒体 
有限开放与闭关趋向的交汇——16至18世纪澳门在中西交流史上的作用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雷斌 鲜于浩 
16至18世纪的澳门在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中起着特殊作用,即有限开放与闭关趋向双向政策的交汇点,由此决定了澳门在16至18世纪中西交流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世界的中国观,中国的世界观的形成是通过澳门,澳门成为中西互视的窗口;天主教传教...
关键词:16至18世纪 澳门 有限开放 闭关趋向 中西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