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通

作品数:399被引量:77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修彩波石云涛纪宗安杨铭刘全波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哲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纪念张维华教授逝世1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文史哲》1998年第2期128-129,共2页孙向群 
纪念张维华教授逝世1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孙向群张维华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西交通史专家。他一生著述甚丰,硕果累累,为我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7年6月6日是张先生逝世10周年忌日,为示纪念,由他的受...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 中西交通史 张先 10周年 秦汉史 齐鲁大学 学术思想 中外关系史 顾颉刚 教书育人 
回忆张维华先生被引量:2
《文史哲》1997年第3期66-69,共4页赵捷 
回忆张维华先生赵捷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这本来是东汉蔡邕作的一首《饮马长城窟行》的古诗,描写的是汉代男子征戍边疆,其妇人思念丈夫,悲其饮马长城窟的劳作之苦。但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就想起了...
关键词:毛主席诗词 中西交通史 秦汉史 张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文化大革命 张维 齐鲁大学 治学方法 阶级斗争 
老勃萨国考辨被引量:4
《文史哲》1992年第2期31-35,共5页许永璋 
在古代中国与非洲的交往中,时或提及老勃萨国。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共有五说:1.它就是剌撒;2.它是红海西岸的苗司霍尔姆司;3.是今伊拉克的巴士拉;4.与摩邻为同一国,即阿克苏姆;5.是脱勒姆森。从史书所载具体内容,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译...
关键词:新唐书 西域传 行记 考辨 中华书局 地理方位 郑和航海图 红海 中西交通史 商务印书馆 
元朝时期的回回人被引量:1
《文史哲》1990年第6期56-60,共5页穆宝修 
蒙古人在进入中原的过程中,为了补充其兵员的不足,并俘掠工匠为其制造武器装备,曾把各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大批迁入中国,通称为“回回人”。这些人来华后的分布同其身份地位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由于他们多由陆上丝绸之路和...
关键词:回回人 海上丝绸之路 蒙古人 成吉思汗 身份地位 蒙古贵族 军队 工匠 屯田 中西交通 
关于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被引量:2
《文史哲》1984年第2期4-10,共7页张维华 于化民 
文化交流,是中西交通史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但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复杂很曲折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看,整个人类文明体系是由众多不同的民族文化类型组成的,在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 中西交通史 各民族 文化类型 文化输入 外来文化 文化传播 世界文明 印刷术 印度 
张维华教授和中西交通史研究被引量:2
《文史哲》1983年第1期2-2,共1页
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名誉主任的张维华教授,是我国史学界著名的老前辈和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专家。他现年八十一岁,一九○二年诞生在山东寿光县一个农民家庭里,靠勤工俭学等途径接受了高等教育。一九二八年在齐鲁大学历史...
关键词:中西交通史 齐鲁大学 北平研究院 历史系 国学研究 史学界 顾颉刚 杨向奎 胡厚宣 研究员 
略论中西交通史的研究被引量:10
《文史哲》1983年第1期5-11,共7页张维华 于化民 
中西交通史,研究的是中华民族同西方各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中西交通史”一辞,最早出现于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前此,关于中西关系方面的研究,命名是相当混乱的。直到三十年代初,张星烺、向达正式提出“中西交通史...
关键词:中西交通史 文化交流 边疆地区 各民族 地理形势 交通路线 中华民族 中国古代文明 游牧民族 外来文化 
郑鹤声教授和中国近代史研究
《文史哲》1982年第6期2-2,共1页
郑鹤声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史学家。现在八十二岁。1924年在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云南高等师范、东陆大学和中央大学任讲师、教授。1929年以后,在南京教育部编审处、国立编译馆、国史馆担任常任编审、主任编译、纂修兼史料处...
关键词:中西交通史 东陆大学 历史系 史料整理 史学家 中国近代史研究 司马迁 研究员 云南 中国史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