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通

作品数:399被引量:77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修彩波石云涛纪宗安杨铭刘全波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敦煌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向达与他的《中西交通史》
《敦煌研究》2019年第3期125-130,共6页闫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学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7ZDA213)
向达《中西交通史》一书最早于193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论述了自先秦至明清中西交通的概况,是我国首部系统梳理近代以前中西交通历程的著作。是书凡六万余字,虽成书年代较早、内容精短,但书中作者的相关观点至今仍被学界继承并...
关键词:向达 《中西交通史》 中西文化交流 
汉代肩水塞的布防特点及历史价值被引量:5
《敦煌研究》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陶玉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子部文献汇辑集校"(07JJD740064)
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是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由于其地处要冲,布防严密,是汉代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典范。它...
关键词:肩水塞 长城防御体系 军事设施 居延汉简 中西交通 民族关系 历史价值 
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被引量:17
《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102-107,共6页郝树声 
本文根据新近掘获的悬泉汉简里程简,辨驳旧说,创立己见,对两汉苍松、鸾鸟、张掖、.姑臧和显美等县的具体位置进行了考述,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汉之姑臧县治即今之武威县城,张掖县治当在今武威市谢河乡武家寨子,鸾鸟县城当在今...
关键词:两汉史 悬泉汉简 河西地理 中西交通 
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被引量:7
《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41-46,4748+49-54,共13页孙修身 
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孙修身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其时在河西走廊尚存有甘州回鹘、凉州六谷部、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等。其中除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是宋朝的羁縻州县外,余者都是独立的政权。...
关键词:甘州回鹘 西州回鹘 北宋王朝 归义军政权 沙州 西凉府 甘肃省 河西走廊 节度使 中西交通 
敦煌莫高窟的建筑艺术被引量:9
《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19-25,共7页孙儒僴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枢纽,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据后汉书上的记载,敦煌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魏书上又说:“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于公元366年开始创...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 建筑艺术 敦煌莫高窟 石窟 建筑形式 寺院建筑 北魏 中西交通 佛教艺术 河西走廊 
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被引量:2
《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72-76,30+77+126,共8页孙修身 
三、灵州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清楚地看到,五代时期。灵州为中西交通的必由之地,在中西交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原地区大动荡、大分裂、朝代更替频繁时,灵州地处西北,民族杂居,人缘复杂,但能始终不变地发挥着畅通...
关键词:中西交通 灵州 中原王朝 军节度使 甘州回鹘 中西文化交流 旧五代史 丝绸之路 中原地区 朝代更替 
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被引量:6
《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65-69,90,共6页孙修身 
二、五代时期中西交通路线的考证五代时期,除人们所讲的五代十国而外,还有许多小的政权和王国。李茂贞建立的岐国小王朝即其一也。李茂贞系李唐王朝的旧臣,在光启三年(887年)率军攻灭李昌符后,遂据风翔。
关键词:中原王朝 甘州回鹘 交通路线 灵州 中西交通 五代十国 李唐王朝 沙州 政权 洛阳 
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被引量:1
《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51-56,91,共7页孙修身 
自李唐王朝于天祐四年(907年)为后梁所取代,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的5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中原是如此,丝绸之路沿线也是如此,各城镇自有政权,俨如一国,互不相统。但是,这并未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
关键词:中原王朝 甘州回鹘 册府元龟 丝绸之路 旧五代史 中西交通 遣使 五代十国 李唐王朝 分裂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