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1号

作品数:16被引量:4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星杨经泽王新发刘贵华郑元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经济与科技》《南方农机》《领导决策信息》《新农村》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乡村科技》2011年第8期18-18,共1页沈国顺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应选用产量高、品质好、耐寒性强、抗病虫的油菜品种,如秦油2号、秦油3号、中油杂1号等。播前要对种子进行选种、晒种、浸种等处理,以促进种子发芽并杀菌。二、整地施肥1.深耕整地。油菜是根系发达作物,
关键词:油菜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中油杂1号 品种选择 秦油2号 种子发芽 深耕整地 
秋播油菜丰产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2010年第9期10-10,共1页罗国亮 
1.品种选择。选用产量高、品质好、耐寒性强、抗病虫的品种。如中双4号、秦油2号、秦油3号、油研7号、中油杂1号等。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油菜 秋播 品种选择 中油杂1号 中双4号 秦油2号 油研7号 
油菜新品种介绍
《农民科技培训》2006年第8期34-34,共1页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 品种介绍 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油杂1号 中国农科院 中油821 芥酸含量 新组合 湖北 硫含量 
太湖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1期46-46,共1页朱书取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太湖县 双低油菜 统一供种 连片种植 绵油11号 中油杂1号 皖油14号 适宜品种 
氮、磷、钾、硼配合对油菜品种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0
《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第6期33-37,共5页李志玉 廖星 涂学文 郭庆元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5 0 7A0 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0 0 1ABB12 3 )
在湖北省大别山南麓的马肝泥稻田条件下 ,3个不同类型油菜新品种田间试验结果 ,不施肥处理的公顷产量仅 187 5~ 2 6 2 5kg ,施用氮、磷、钾肥增产 7~ 10倍 ,达极显著水平 ;施肥的增产效果杂交双低中油杂 2号大于常规双低中双 4号。 ...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产量 品质 湖北 施肥 产量 苗期 干物质 中油821 中双6号 中双7号 中双4号 中油杂1号 植株高度 分枝数 角果数 生物学产量 油脂 蛋白质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号、沪油15
《新农村》2002年第8期12-12,共1页许德信 
1.中油杂1号中油杂1号是浙江省种子管理站从外省引入的油菜新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角果数多,是一个具有高产、稳产、含油量较高的双低杂交油菜组合。经浙江省1999年和2000年两个年度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为142千克,比...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 浙江省 含油量 增产幅度 种子管理 双低杂交油菜 生产试验 中油 平均亩产 区试 
中油杂1号在当阳市的产量表现及种植效益
《湖北农业科学》2002年第2期34-35,共2页王良军 陈明金 庄光越 
中油杂 1号在当阳大面积示范 ,1999年单产 2 4 84 0kg ,2 0 0 1年单产 2 6 18 2kg。该品种苗期抗旱、耐寒、耐菌核病 ;株型紧凑 ,分枝多 ,着角密度大 ;增产潜力大 ,种植效益显著。高产栽培技术为 :栽大苗、弃小苗 ,施足底肥 ,必施硼肥 ...
关键词:油菜 中油杂1号品种 种植效益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中油杂1号
《农家顾问》2001年第8期19-19,共1页高广金 
中油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是湖北省政府优质油菜工程确定的主推品种之一.
关键词:三系杂交 优质油菜 育成 双低油菜 新品种 审定 中国农科院 中国 湖北省 工程 
油菜品种——中油杂一号
《中国农技推广》2001年第6期26-26,共1页王良军 陈明金 吴开华 刘洪锐 
关键词:油菜种 新品种 中油杂1号 产量 
仁怀中油杂1号适当密度研究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01年第2期39-39,54,共2页雷文权 周德新 杨贵林 郭学建 
为探索中油杂 1号在仁怀市的适宜种植密度 ,进行两年不同密度随机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 :中油杂 1号杂交油菜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 ,单株移栽较双株移栽显著增产 ;单株移栽不同密度产量表现为 :6 6 7m2 栽 6 5 0 0株 >6 0 0 0株 >70 0 0株 >...
关键词:中油杂1号油菜 群体结构 产量 相关性 种植密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