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审理

作品数:5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中圣洪海波王卫军蔡长新张大巍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公民与法(审判版)》《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部法学评论》《中国劳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诉讼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二元制模式下民刑虚假诉讼程序衔接被引量:6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46-156,共11页任品杰 
从《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和《刑法》第307条之一第1款的立法规定看,我国民刑虚假诉讼采二元制立法模式.在此背景下,民事虚假诉讼审理既应坚持民事程序的独立性,亦需兼顾审判效率与真实发现,故有必要采取动态视角区分对待刑事诉讼在不同...
关键词:虚假诉讼 民刑交叉 第三人撤销之诉 中止审理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制度之法律思考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34-38,共5页李黔豫 
在我国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领域,证据问题研究较多,而对中止审理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中止审理制度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才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下来。该制度对保障被告人的人权、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从立...
关键词:刑事诉讼 中止审理 适用条件 期限 程序 
后案担保人在前案中未提出抗辩而另行提起诉讼是否构成重复诉讼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9年第9期48-52,共5页
作为担保人的常某在董某诉陈某、常某民间借贷纠纷(下称前案)一案中,被要求承担担保责任,常某并未抗辩而是另行以常某本人为原告提起与被告陈某等四人民间借贷纠纷案(下称后案),列明被告陈某、董某、安某(合同见证人)为被告,以担保合同...
关键词:担保合同 担保责任 重复诉讼 提起诉讼 担保人 民间借贷合同 中止审理 民间借贷纠纷 
后案担保人在前案中未提出抗辩而另行提起诉讼是否购成重复诉讼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9年第7期38-38,共1页
作为担保人的常某在董某诉陈某、常某民间借贷纠纷(下称前案)一案中,被要求承担担保责任,常某并未抗辩而是另行以常某本人为原告提起与被告陈某等四人民间借贷纠纷案(下称后案),列明被告陈某、董某、安某(合同见证人)为被告,以担保合同...
关键词:提起诉讼 担保人 重复诉讼 抗辩 民间借贷纠纷 担保合同 担保责任 中止审理 
浅谈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中止审理措施
《专利代理》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冯剑明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人起诉被告侵犯其专利权,被告反过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原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从而促使法院中止诉讼,待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相应决定后,再恢复案件审理。目前,中止问题已成为法院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专利侵权 中止审理 侵权诉讼 专利权无效 
买卖合同纠纷与质量纠纷相互交叉时是否必须中止审理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7年第5期39-40,共2页孙康君 苗合理 
当买卖合同纠纷与质量纠纷相互交叉时,买卖合同案件是否应当中止审理,首先根据诉求审理,判断质量纠纷是否在审理范围,然后根据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看是否符合中止诉讼的情形。
关键词:买卖合同纠纷 中止审理 质量纠纷 审理范围 司法解释 法律法规 中止诉讼 案件 
审判阶段被告人受审能力变化引发的问题及建议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6年第8期32-32,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款规定:“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可以中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或者被告人...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受审能力 审判阶段 最高人民法院 中止审理 审判过程 精神病 
法律信箱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4年第11期62-62,共1页
编辑同志: 在离婚案件的审理中,一方当事人要求追究另一方当事人重婚罪时,法院是否应将案件中止审理。一种意见认为,应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中止审理。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信箱 法律 中止审理 离婚案件 当事人 重婚罪 同志 
释刑事诉讼法中的延期审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14-118,共5页薛晓蔚 
《刑事诉讼法》第198条中所规定的延期审理,一直被解释为法庭开始审理后由于某些事由的出现而暂停审理,改在以后的时间进行。这样的解释违背集中审理原则,是职权主义诉讼理念的体现。基于对刑事诉讼法典文本的分析,延期审理是指法庭审...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延期审理 中止审理 集中审理原则 
从一起婚姻登记效力案看行民交叉案件的解决机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37-39,共3页雷娟 
随着行政权的扩张以及私人主体受托介入和参与行政活动,行政与民事案件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如何解决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成为促使公民权益保障的必决问题。从具体婚姻登记个案出发,阐释归纳解决路径应区分是否互为前提的不同解决方式。
关键词:行民交叉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中止审理 合并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