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倍增

作品数:34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郝建立王少明陈文振蔡章生章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子核物理评论》《自动化仪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硅酸锂氚增殖材料结构改性及机械性能研究
《陶瓷学报》2024年第5期1031-1038,共8页周启来 张裕国 许义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05164)。
三元锂陶瓷可作为聚变堆候选固态氚增殖材料。其中,硅酸锂(Li_(4)SiO_(4))锂密度较高,释氚性能良好。然而,Li_(4)SiO_(4)烧结较为困难,力学性能亟待改善。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提出通过中子倍增元素Pb、Zr添加的方式,调控陶瓷烧结特性及微...
关键词:氚增殖剂 正硅酸锂 中子倍增元素 抗弯强度 抗压溃力 
反应堆中子倍增特性分析及标定技术研究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52-55,74,共5页高志宇 黄有骏 罗庭芳 孙琦 龚涛波 
针对反应堆用核测量仪表的反应堆周期测量标定问题,从理论推导和实堆数据验证两方面研究了反应堆中子倍增特性,并确定了使用指数变化规律的信号可以表征反应堆中子注量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为全面标定核测量仪表的反应堆周期测量性能,...
关键词:反应堆周期 信号发生 标定技术 
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年第7期1402-1412,共11页盛倩 吴姝琴 王晓宇 郁杰 廖洪彬 巩保平 杨国平 赵奉超 罗晓芳 钱小勇 罗德隆 
在未来核聚变反应堆中,为补充氚的消耗,需要在核聚变堆的包层中进行氚的在线增殖,以维持核聚变反应的持续进行。为验证这一关键技术,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上开展了ITER TBM计划(实验包层项目)。作为ITER计划成员方之一,中方以中...
关键词: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氚增殖剂 中子倍增剂 
基于SCADE的反应堆中子倍增时间算法设计与验证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2年第2期189-193,共5页喻恒 王银丽 何正熙 黄有骏 蒋天植 林超 杨振雷 张宓 
为实现反应堆装料至升功率期间对核裂变反应速率的密切监视,需对反应堆中子倍增时间进行正确稳定的测量。本文基于对中子注量率测量的统计特性分析,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仪表系统的倍增时间算法,并利用SCADE软件对实现了算法,同时...
关键词:SCADE 倍增时间 统计特性 信号处理 
核仪表系统中子倍增时间算法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自动化仪表》2021年第S01期11-15,20,共6页王银丽 林超 何正熙 张宓 罗炜 张芸 蒋天植 孙聪健 许勇 
核仪表系统中子倍增时间是核电厂反应堆启动过程中需密切监视和控制的重要参数。中子倍增时间的准确测量和及时响应直接影响反应堆启动和安全运行。针对国内多个核电厂反应堆运行中出现的中子倍增时间波动及响应不及时问题,基于中子倍...
关键词:核仪表系统 中子倍增时间 算法 参数 敏感性分析 反应堆启动 响应 报警 
聚变堆中子倍增剂Be中的杂质活化对其多次回收利用的影响分析
《核科学与工程》2019年第3期382-388,共7页陈超 汪振 陈珊琦 戈道川 陈志斌 胡汉平 FDS凤麟团队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1671179)
回收和重新利用聚变堆中的放射性物质以避免或减少地表掩埋需求的管理策略已经成为国际聚变堆放废研究的一大趋势。在固态包层被辐照后,中子倍增剂铍(Be)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 Be 中的杂质在多次回收利用的辐照循环中...
关键词:固态包层 中子倍增剂 BE 回收利用 活化分析 
中子倍增材料Be-Ti合金的制备
《热加工工艺》2019年第5期38-40,48,共4页彭仕先 杨勋刚 李晋锋 苏斌 王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4226);国家磁约束核聚变实验堆(ITER)研究专项(2015GB109000)
Be_(12)Ti化合物有望替代Be作为新一代核反应堆中子倍增材料。本文采用电弧熔炼+吸铸方法制备了Be-5wt%Ti,Be-8wt%Ti,Be-12wt%Ti,Be-14wt%Ti合金样品,并对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Be-Ti合金主要由初生B...
关键词:Be-Ti合金 吸铸 Be12Ti相 偏析 
基于中子倍增理论的反应堆物理启动分析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14年第S2期4-7,共4页郝建立 陈文振 王少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1540)
基于中子倍增理论,建立反应堆物理启动模型,对步距提棒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中子动力学方程的解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次临界深度、提棒速度和提棒持续时间等因素对物理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启动时需要特别...
关键词:中子倍增 反应堆 物理启动 
外源中子能量对中子倍增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
《硅谷》2013年第21期59-59,171,共2页叶滨 
有效增殖因子eff k是表征核系统临界度的特征参数,却不能由中子倍增实验直接获得,能够直接获得参数为有源增殖因子s k。本工作采用蒙特卡洛计算程序包MCNP模拟研究了基准装置Godiva在不同外加中子源条件下s k和eff k的关系,并且基于理...
关键词:KS KEFF 中子倍增实验 次临界度 
中子倍增理论应用于碘坑仿真研究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第7期842-846,共5页郝建立 陈文振 王少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575131)
采用中子倍增理论对碘坑仿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碘坑仿真模型;然后,将碘坑仿真模型对不同初始功率下反应堆突然停堆后的氙毒反应性变化进行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点堆模型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碘坑深度和初始功率呈线性关系;最后,将碘...
关键词:碘坑 中子倍增 船用反应堆 氙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