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

作品数:899被引量:2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仁新戴子高陆埮张承民贾焕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飞碟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冷却中的中子星
《飞碟探索》2017年第7期37-37,共1页
影像中心附近的明亮天体是一颗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的星核崩溃后孑遗的无比致密的残骸。这幅X射线/光学组合影像里的扩张碎片云,跨度约15光年。虽然这颗中子星仍然炽热到会发出X光辐射,但它正在急速冷却,而且冷却的速度快到让天文...
关键词:中子星 冷却 大质量恒星 X光辐射 天文学家 碎片云 X射线 超流体 
天空画廊
《飞碟探索》2017年第11期36-37,共2页
1 金从何而来 金从何而来?在目前,没人能给个完整的答案,因为它在太阳系内的相对平均丰度,比初期宇宙、恒星内部和典型的超新星爆炸所能合成的要高。最近有天文学家认为,像金这种含中子比例高的元素,可能是由稀有但含有大量中子...
关键词:画廊 超新星爆炸 中子星 平均丰度 天文学家 爆炸事件 太阳系 宇宙 
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
《飞碟探索》2017年第11期6-6,共1页
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电磁信号。这是人类首次“听到”且“看到”引力波,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迈八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键词:引力波 人类 新闻发布会 电磁信号 科学家 中子星 天文学 
恒星如何变磁性
《飞碟探索》2015年第6期41-41,共1页肯恩·克罗斯韦尔 于巧峰 
磁星是一种特殊的脉冲星,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则是大质量恒星爆炸后形成的超新星:爆炸时恒星的外层被抛射入太空。而其核心塌缩成脉冲星。磁星是罕见的,也是非凡的,在目前已知的数以千计的脉冲星中。只有20余颗磁星。
关键词:恒星爆炸 磁性 脉冲星 中子星 磁星 超新星 
蟹状星云
《飞碟探索》2014年第9期31-31,共1页
这张广角蟹状星云的影像中心是一颗只有城市大小的磁化中子星,是银河系众多超新星残骸中的一颗,每秒自转30次。这幅照片是钱德拉卫星探索高能波段宇宙15周年的庆贺照片之一,结合了光学巡天数据和轨道钱德拉天文卫星的x射线数据。
关键词:蟹状星云 天文卫星 中子星 超新星 银河系 照片 残骸 高能 
大爆炸之前的“有”与“无”
《飞碟探索》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陈壮叔 
对天文界来说,20世纪60年代可说是宇宙学和天文学的大收获时期,不仅观察到了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创生大爆炸的余晖),而且最重要的是,经科学家的长期努力,终于使大爆炸理论从众多宇宙论中脱颖而出。按照这一...
关键词:大爆炸理论 微波背景辐射 收获时期 宇宙创生 天文学 宇宙学 中子星 科学家 
中子星爆发之谜
《飞碟探索》2011年第11期47-47,共1页伯纳德·弗因 
天文学家对中子星的奇异和极端行为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了。但是,就连最富有想象力的理论学家的最疯狂设想,都没能预料到最近的这项发现:大量这类超致密恒星残骸会不时地发射出格外强烈的射电波爆发。这些爆发持续不到1秒。但在这一瞬...
关键词:中子星 爆发 天文学家 想象力 射电波 射电源 恒星 太阳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0年第10期6-7,共2页
[天文】这是前些日子在美国公布的Westerlund 1星团想象图,强磁场线包围一颗磁星(一种中子星)。根据这颗磁星的年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认为,它一定是在一颗质量至少是太阳40倍的恒星以超新星形式爆炸时形成的。
关键词:天文学家 中子星 天文台 磁星 星团 恒星 太阳 
中子星的奥秘
《飞碟探索》2008年第6期26-26,共1页姚承 
在1967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种奇异的星体。它直径10千米~20千米,发出稳定的无线电脉冲波,具有每秒几周甚至几十周的自转速度,磁场是太阳的上亿倍,密度也大得惊人——这就是中子星。这种星体属于恒星的范畴,也是一种变星。物理学...
关键词:中子星 超新星爆发 天文学家 自转速度 物理学家 星体 脉冲波 无线电 
2007十大太空图片
《飞碟探索》2008年第2期5-5,共1页
第一:类太阳恒星的死亡;第二:中子星“吸食”小星体;第三:火星表面曾有水;第四:“宇宙之眼”旋涡星云;
关键词:图片 太空 类太阳恒星 火星表面 旋涡星云 中子星 星体 宇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