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籼稻

作品数:709被引量:91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明法朱国永刘金波徐福海姚立生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荃优139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5期61-62,共2页朱国永 严国红 王合勤 王爱民 何冲霄 施伟 唐红生 刘凯 张桂云 孙明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D01B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100300);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6)1029];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BE2016370);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NY-191)
荃优1393系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荃9311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盐恢1393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参加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
关键词:三系杂交中籼稻 荃优1393 筛选试验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选育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应用前景 
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荃优1393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17年第6期83-85,共3页朱国永 严国红 王合勤 王爱民 何冲霄 施伟 唐红生 刘凯 张桂云 孙明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03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1B0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NY-191)
荃优1393系江苏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荃9311A与自育三系恢复系盐恢1393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经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
关键词:杂交水稻 中籼 荃优1393 选育 
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荃优1393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种子》2017年第12期123-124,共2页朱国永 严国红 王合勤 王爱民 何冲霄 施伟 唐红生 刘凯 张桂云 孙明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2015BAD 01B0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盐两优2218;盐两优1618的示范推广"(NY-191)
根据2012—2016年荃优1393江苏盐城较大面积制种实践和生产特点,明确荃优1393高产制种技术关键是在稳定父母本足穗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核心是合理安排播差期,根据母本特点提出母本相对父本抽穗期早1~2d,确保结实率。
关键词:三系 杂交中籼稻 荃优1393 制种技术 
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中国水稻科学》2017年第4期391-399,共9页秦俭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吕腾飞 代邹 郑家奎 蒋开锋 马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D07B1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NZ0041;2014NZ0047)
【目的】为探究氮素穗肥不同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对水稻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为水稻氮素穗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株型和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的2个杂交中稻品种(德香4103和宜香3724)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180 kg/hm2)下,研究了占总氮...
关键词:水稻 氮肥 促花肥/保花肥 叶片形态 产量 
秧龄、水肥管理模式和穴插苗数对杂交中籼稻不同层级茎蘖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17年第1期52-61,共10页吕腾飞 周伟 李应洪 张绍文 李玥 马均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5;2012BAD04B13;2013BAD07B1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NZ0040;2014NZ0041;2014NZ0047);四川省育种攻关专项(2011NZ0098-15)
以杂交中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秧龄、水肥管理模式和穴插苗数对水稻不同层级茎蘖干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抽穗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外,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至成熟...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 秧龄 水肥管理 穴插苗数 干物质生产 产量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被引量:11
《核农学报》2016年第7期1427-1434,共8页吴文革 周永进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8);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102);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形成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70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夏加发 李泽福 王元垒 马廷臣 
国家"863"计划(2014AA10A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7B01)
两优70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株选63-8S与优质两系恢复系中籼7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 a区试平均产量9.208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63%;株型松紧适中,茎秆...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703 选育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年第6期659-672,共14页吕腾飞 周伟 李应洪 张绍文 李玥 孙永健 马均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5;2012BAD04B13;2013BAD07B1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NZ0040;2014NZ0041;2014NZ0047);四川省育种攻关专项(2011NZ0098-15)
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 d...
关键词:杂交稻 长秧龄 分蘖 成穗率 
湖南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3
《作物研究》2015年第5期463-467,共5页谭峥峥 魏中伟 马国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65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10;2011BAD16B01;2013BAD07B14)
以湖南省2004~2011(2007年除外)共7年中稻区试的120个中籼稻品种(中熟组31个,迟熟组89个)试验数据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稻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穗实粒数有密切的正向关系;中熟组在保持适宜...
关键词:水稻 产量 产量构成 
杂交中籼稻穗肥施用期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1期30-31,共2页钱之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9)"安徽省稻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以中籼两优343和丰两优四号为材料,研究穗肥不同施用期对2个中籼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两优四号倒2叶施穗肥增产较显著,新两优343倒3叶施用穗肥增产较显著,各个处理的有效穗数和总粒数变化不大,但结实率...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 氮肥 施用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