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保护植物

作品数:380被引量:86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再富冯志坚陈建民李意德周惠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环境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检察官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公益诉讼办理重点与启示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4期41-44,共4页陈莉 陈晓炫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制度研究”(GDJC2024098C);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制度研究”(ZSJC202419)的阶段性成果。
在办理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公益诉讼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案件情况,根据生态环境修复需求,参考鉴定结论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和替代性修复措施。同时,对于通过互联网发布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购买广告的,可创新赔礼道歉的形式,诉请法...
关键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 赔礼道歉 
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之实践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6期63-65,共3页杨慧琼 梁茂泉 黄婕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其制品行为时有发生,以单一刑事规则的保护路径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惩治、预防、修复上面临手段单一、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等困境,检察机关探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关键词: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 
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主观明知”探析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14期23-26,共4页肖恩 吴俊 
司法实践中,有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案件,行为人主张自己不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理由是“主观上不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因而,正确认识“主观明知”相关问题与犯罪构成间关系是准确认定犯罪的关键。通过犯罪构成...
关键词:非法采伐 主观明知 犯罪构成 解释立场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探析
《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李欢 
刑法中的"野生"和"原生地"系专属概念。基于野生植物保护的立法本义,人工培育行为可以看做是对野生植物的保护行为,并且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植物的种质属性是相同的,因此,人工培育的珍贵树种也应视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关键词:植物 野生 人工培育 
盗伐林木时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定性问题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22期16-17,共2页曹仕旺 
本文案例启示:盗伐林木时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定性,应在正确把握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与盗伐林木罪区别的基础上,结合刑法中想象竞合...
关键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盗伐林木罪 非法采伐 定性问题 想象竞合犯 行为定性 非法收购 植物制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