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年代

作品数:76被引量:23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叶世昌程有庆程毅中蒋寅夏乃儒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皋陶谟》看古史传说文献的形成
《国学学刊》2024年第4期10-21,137,共13页杜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17ZDA1789)阶段性成果。
《皋陶谟》是《尚书·虞夏书》中的一篇,集中记述了传说中五帝时代部落首领皋陶的有关事迹。从尧舜共同体到大禹建夏早期,皋陶在佐禹治水、擘画国策、创制律法等方面都卓有贡献。近世疑古学者以为《虞夏书》晚出,《皋陶谟》等不过是战...
关键词:《皋陶谟》 著作年代 晚出文献 古史重建 
《尚书·洪范》研究的新突破——《洪范大义与忠恕之道》简评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29-33,共5页夏世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禅让类出土文献综合研究”(20VJXG003)。
《洪范》是《尚书》中反映殷周之际政治思想成就的一篇重要文献,自汉代至清末,它都是《尚书》学研究的中心。刘节于1928年发表的《洪范疏证》一文,大胆怀疑传统看法,将《洪范》成书下推至战国晚期,这极大影响了《洪范》学、《尚书》学...
关键词:洪范 著作年代 尚书 疑古 中国政治思想 
"旋相为宫"的历史探索及律学分析
《音乐生活》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崔磊 
中国较早记录乐律计算方法的史料文献包括《管子·地员篇》及《吕氏春秋·音律篇》,但二者著作年代孰早孰晚说法不一,由此"三分损益法"产生于何时,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不过,通过推理,学界前辈认为《管子·地员篇》产生年代应早...
关键词:《吕氏春秋》 三分损益法 管子·地员 吕氏春秋 学界前辈 史料文献 著作年代 旋相为宫 
王夫之、吕留良对《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的解读——兼论王夫之《四书笺解》的著作年代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乐爱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21&ZD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重点项目“朱熹《论语》学阐释:问题与新意”(19FZXA001)。
明末清初,王夫之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并且认为当时重要的朱子学者吕留良的解读是主见成说,与朱熹《集注》相违背,因而提出批评。然而事实上,吕留良同样是依据朱熹《集注》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平时的...
关键词:王夫之 吕留良 《论语》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四书笺解》 
《考工记·匠人营国》著作年代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2期118-123,共6页邱海文 
《匠人营国》篇的布局原则主要有"一门三道""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这些原则的思想渊源均能在先秦文献中找到。"一门三道"源自先秦时期为社会稳定有序而作的理想化设计。"左祖右社"源自先秦时代的阴阳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左吉右凶"的...
关键词:考工记·匠人营国 西汉长安城 著作年代 
日藏《五音通韵》著作年代补证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19年第1期196-196,共1页秦曰龙 
笔者自2005年底始读日藏清代佚名文献《五音通韵》,曾在《辞书研究》2009年第6期发表小文由内部证据谈论其著作年代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和对相关文献的熟稔,认识有了新的变化,撰成此文补证以往观点。该书卷12支摄铺母齐齿呼入声“匹(譬...
关键词:《五音通韵》 著作年代 补证 相关文献 2009年 年代问题 辞书研究 《玉篇》 
“恶月” “七孔针”
《职业教育》2017年第13期33-33,共1页
国学荟萃之《荆楚岁时记》这是我国最早记录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是我国著作年代最早、影响最大的民俗学著作,作者叫宗懔,是个当官的。书中记载:"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出则鸣...
关键词:《荆楚岁时记》 著作年代 岁时节令 笔记体 民俗学 桃树 国学 
《春秋左傳讀》撰作及刊印時間考被引量:1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6年第1期104-112,共9页沙志利 
整理本《章太炎全集》(二)所收《春秋左傳讀》'校點説明'認爲該書1913年石印於北京。這一説法在後來的整理本及研究成果中得以延續。本文通過查考史實,認爲石印本應刊於1896年之前。另外,關於《敘録》、《續編》、《再續編》三部分的撰...
关键词:春秋左傳讀 章太炎 著作年代 版本 
古代指纹破案
《法治人生》2014年第12期58-58,共1页何集 
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上的记载,我国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后期就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罪犯指纹进行破案。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秦国的竹简,这就是著名的“云梦竹简”。“云梦竹简”的著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关键词:破案 指纹 古代 战国后期 1975年 考古发现 犯罪现场 著作年代 
指纹破案 战国就有
《国学(吉林)》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安广禄 
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上的记载,我国早在距今2000年前的战国后期就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罪犯指纹进行破案。欧洲人首次利用指纹破案发生在1892年的阿根廷,比中国人晚了近2000年。这些历史记载在世界唯一的指纹博物馆——中华指纹...
关键词:战国后期 指纹 破案 历史记载 1975年 考古发现 犯罪现场 著作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