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

作品数:960被引量:76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孔祥军王锷陈洪杏井超程恭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献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谈版本学与校勘学的相互为用——以《十三经注疏汇校》为例被引量:3
《文献》2019年第5期35-43,共9页杜泽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经正义》汇校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44)阶段性成果
版本学的任务有三:一是确定版本的性质及年代;二是确定版本的质量;三是理清版本的源流。校勘学的任务有二:一是改正古书的错误;二是保存古书的异文。
关键词:版本学 校勘学 十三经 注疏 古书 
元十行本《附释音礼记注疏》的缺陷被引量:3
《文献》2018年第5期59-73,F0002,共16页王锷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礼记>校勘整理与主要刻本研究"(17AZW008)阶段性成果
元十行本《附释音礼记注疏》六十三卷,是目前所知今存最早的《礼记》经、注、释文和疏文合刻本。将元十行本《附释音礼记注疏》,与抚州本、余仁仲本、纂图本《礼记注》,八行本《礼记正义》,李元阳本、监本、毛本、阮刻本《礼记注疏》等...
关键词:《礼记注疏》 元十行本 《十三经注疏》 
闽刻《十三经注疏》山井鼎手校本价值考论被引量:1
《文献》2017年第2期54-65,F0002,共13页王晓静 
山井鼎是日本享保年间取得经学校勘里程碑地位的第一人,他的校勘成果萃为《七经孟子考文》二百卷,并被中国乾嘉学者卢文弨、阮元广泛采用。关于山井鼎足利校书的时间、过程,今借助日本京都大学藏山井鼎手校本,才可以给出具体的结论:集...
关键词:山井鼎 足利校书 《七经孟子考文》 
《周礼注疏校勘记》“惠校本”及其他被引量:3
《文献》2016年第4期78-87,共10页张丽娟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经注疏>版本研究"(14BTQ020)阶段性成果
《周礼注疏校勘记》重要校本"惠校本"的异文来源包括宋刻八行本及余仁仲本异文,也包括少量其他版本来源或他校、理校之异文;而在《校勘记》中,"惠校本"与"余本"分立,夹杂"惠校宋本"、"宋本"之称,主要体现的是宋刻八行本的异文。由于《...
关键词:惠校本 八行本 阮元 《校勘记》 
敦煌本《盂兰盆经赞述》两种辨正被引量:2
《文献》2014年第6期27-35,共9页张小艳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敦煌疑伪经校录并研究"(200712);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人文学科整体推进重大项目"中古中国的知识;信仰与制度的整合研究"阶段性成果
《盂兰盆经赞述》是对《佛说盂兰盆经》的随文注疏。该经最早著录于梁僧祜《出三藏记集》卷四,归在“失译杂经录”;后初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二将其收入“西晋朝传译佛经录”;盛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二始称其为晋竺法护所译。其...
关键词:敦煌本 《出三藏记集》 《开元释教录》 辨正 竺法护 初唐 注疏 著录 
阮元刻《尚书注疏》校勘记“岳本”辨正被引量:1
《文献》2014年第2期3-9,共7页杜泽逊 
清代嘉庆年间阮元南昌刻《尚书注疏》校勘记中提到“岳本”多条,其中38条为“毛本”之误。本文为之辨正,以供参考。阮元南昌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为清代嘉庆以来最受重视的《十三经注疏》版本。这个本子受重视的原因,一是底本...
关键词:《尚书注疏》 校勘记 阮元 辨正 《十三经注疏》 嘉庆年间 规范工作 南昌 
敦煌本《金刚经》注疏的流布——以题记为中心的考察
《文献》2014年第1期28-37,共10页董大学 
《金刚经》传人中土,先后凡有六次汉译。自罗什法师首译之后,该经遂逐渐流行开来,但在唐代以前其流行程度似乎比不上《法华经》和《涅檠经》①。从4—10世纪历代高僧诵读经典的统计来看,665年之前,《金刚经》的流行比不上《法华经》、
关键词:《金刚经》 敦煌本 《法华经》 题记 流布 注疏 唐代以前 
《穆天子传》宋元版本考被引量:1
《文献》2013年第4期15-26,共12页王华礼 
《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晋太康年出土的一部古佚书,经苟勖、束皙等人整理,郭璞作注后,开始流传。自郦道元援之人《水经注》始,唐人所作的经、史、诗文注疏、宋人编纂的类书都广为征引①,可见《穆传》在宋之前的写本、...
关键词:《穆天子传》 宋元 版本考 《水经注》 郦道元 流传 佚书 注疏 
“元刻明修本”《十三经注疏》修补汇印地点考辨被引量:7
《文献》2013年第2期22-36,共15页程苏东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0)项目成果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刊刻、补修时间基本达成了共识:此本初刻于元代泰定帝前后,系福建坊刻本,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三传、《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十种,均为十行本,经...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 修补 军事科学院 考辨 地点 《孝经注疏》 《仪礼》 古籍善本书目 
“秦火未亡,亡于监刻”辨——对顾炎武批评北监本《十三经注疏》的两点意见被引量:4
《文献》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杜泽逊 
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条批评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十三经》、《二十一史》“校勘不精,讹舛弥甚,且有不知而妄改者”一段话,几乎成了后来对北监本经、史的定评。其中论北监《十三经注疏》的一段话,被《四库全书总目》...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 顾炎武 批评 《四库全书总目》 《日知录》  国子监 刻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