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

作品数:1082被引量:34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宁邦何占豪魏咪娜靳惠玲谭宗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久别重逢梁山伯 纪念范瑞娟老师百年诞辰
《中国戏剧》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罗怀臻 
不久前的某日下午,我不经意地打开家里的电视机,不经意地调换着频道,不经意地与范瑞娟、袁雪芬拍摄的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邂逅。电影拍摄于1953年,那年范瑞娟29岁,袁雪芬31岁,与今相隔71年。年代感鲜明的画质,今天听来显得...
关键词:范瑞娟 袁雪芬 电影拍摄 百年诞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 剧情 感动 
一样的悲怆 不一样的情愫 赞方亚芬饰演的三“嫂”形象
《中国戏剧》2020年第10期18-20,共3页戴平 
方亚芬被专家誉为当今越剧界最出色的袁派表演艺术家、越剧“第一旦”。她饰演的《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梁祝》中的祝英台,《红楼梦》中的凤姐、黛玉和宝钗,《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白蛇传》中的白娘娘,《追鱼》中的鲤鱼精和牡丹,《铜...
关键词:《西厢记》 崔莺莺 宝钗 凤姐 《红楼梦》 《白蛇传》 黛玉 祝英台 
一代风范 恩师范瑞娟
《中国戏剧》2017年第4期62-64,共3页章瑞虹 
时光总是不会因为人们的不舍而暂缓脚步。一转眼,范瑞娟老师离世已经快要3个月了。这3个月中,我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例弗老师还在我们身边。这段时间,我作为带教老师带着上海戏曲学校越剧本科班的孩子们在江浙各地巡演他们的毕业大戏...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范 带教老师 戏曲学校 毕业 孩子 本科 
满目青翠自妆成 从程丞新演黄梅戏《罗帕记》说开去
《中国戏剧》2017年第3期38-41,共4页胡应明 吴倩茹 
继成功主演《英子》、《月圆中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山毕昇》、《小乔·赤壁》等一批颇有难度的新编剧目之后,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一级演员程丞主演的黄梅戏《罗帕记》,这是她稍稍沉淀一段时间以来的首次...
关键词:《罗帕记》 黄梅戏 《梁山伯与祝英台》 戏曲艺术 湖北省 主演 剧目 演员 
茅威涛领衔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
《中国戏剧》2016年第4期72-72,共1页
3月27日,在越剧诞生110周年之际,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在杭州开幕。《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陆游与唐琬》等三部越剧作品是梅花大奖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的扛鼎之作,此后又摄制成电影三部曲。影展期间,观众可...
关键词:越剧电影 茅威涛 中国 《梁山伯与祝英台》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陆游与唐琬》 《西厢记》 三部曲 
一颗闪耀在银幕上的越剧新星——谈张明惠在越剧电影《盘夫索夫》中的表演
《中国戏剧》2011年第4期72-73,共2页吕建华 
越剧这个剧种,实在是应该感谢电影的。如果没有电影的关照,越剧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为如此多的观众所喜爱。无数的观众,都是从观看越剧电影《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
关键词:越剧电影 《梁山伯与祝英台》 表演 银幕 《红楼梦》 《碧玉簪》 观众 剧种 
“立”在舞台的章益清
《中国戏剧》2010年第12期24-26,共3页傅谨 
2010年11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扮演梁山伯的茅威涛配戏的,是浙江小百花的青年演员章益清。这位“青年”事实上已近而立,她确实成功地“立”在舞台上了。看她如此娴熟地把握剧中人物从喜...
关键词:“立”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青年演员 2010年 国家大剧院 现场观众 
四季女儿心 精编越剧《梁祝》之祝英台塑造心得
《中国戏剧》2009年第8期38-39,共2页吴明娟 
尽管从事越剧教育事业,但还是在做与越剧、与舞台有关的工作。多年来,舞台梦、蝴蝶梦、《梁祝》梦一直盘绕在我心间。我无时无刻不想着有一天能够重新走上舞台,完整地将我心底的那个“祝英台”献给观众。一曲《蝶双飞》,一部四篇章...
关键词:《梁祝》 祝英台 越剧 女儿 心得 教育事业 爱情故事 舞台 
“祝英台”心语
《中国戏剧》2007年第11期40-41,共2页陈晓红 
过去有许多优秀的表演人才,由于受文化水平的局限,他们不能把自己宝贵的艺术经验写成文章供别人学习、借鉴。最近我们收到两位梅花奖演员撰写的文章,是谈他们创造角色体会的,不但文词生动,更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陈晓红、李小锋获奖后都...
关键词:祝英台 梅花奖演员 文化水平 艺术经验 文化修养 文章 李小锋 学习 
传统经典的创造性重述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被引量:3
《中国戏剧》2007年第7期38-39,共2页龚和德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逾千年,搬上戏曲舞台也有五六百年。至近代,有多种地方戏演出这个故事,以越剧影响最大。越剧还在男子小歌班时期就有这个剧目,经过数十年积累、提炼,完成于女子越剧,其完整形态,就是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赏析 传统 梁祝故事 戏曲舞台 戏曲剧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