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形象

作品数:3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斌曾琪曹桂玲程维新赵红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台市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魅力中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伤逝》中的子君形象及其现世价值
《雨露风》2025年第2期26-28,共3页连嘉毓 
《伤逝》是出自鲁迅先生之手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轰轰烈烈但最后惨淡收尾的爱情悲剧,塑造了女主人公子君这一凄惨又令人警醒的人物形象。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子君这一人物形象仍闪烁着圣洁的光辉,其背后蕴藏的...
关键词:鲁迅 现世价值 人物形象 伤逝 子君 爱情悲剧 
子君形象的嬗变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伤逝》与《我的前半生》对比研究综述
《世界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308-312,共5页刘婧怡 
鲁迅的《伤逝》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都是以“子君”这一女性形象为主体的小说作品,但时隔数十年,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子君有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和命运。现有的关于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对比研究,大部分都是对子君这一形象...
关键词: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对比研究 《伤逝》 《我的前半生》 
谈子君形象的当代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32-33,共2页张馨文 
引言:在《伤逝》的伊始,鲁迅先生写到:“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整篇文章是涓生的一部忏悔录,小说完整的追忆了涓生和子君恋爱的开始到结束,令人唏嘘和感叹,涓生俨然是子君思想开化的启蒙老师,他们追求自...
关键词:《伤逝》 子君 爱情幻灭 启蒙老师 自由恋爱 忏悔录 乌托邦式 当代意义 
被书写者的命运——从子君形象看《伤逝》对书写行为的反思
《新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79-84,共6页孙慈姗 
完稿于1925年10月的小说《伤逝》是鲁迅创作序列中构思时间较长且'最为难解'的作品之一①。在已有研究中,涓生与子君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结构关系、塑造手法及其背后折射的作者对个人境遇、时代文化的思考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
关键词:回忆性 《伤逝》 
涓生手记的叙事策略——《伤逝》中的子君形象解读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112-114,120,共4页汪瑶 乔琛 
《伤逝》是鲁迅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以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为故事呈现的方式,叙事者涓生对女主人公子君形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涓生最初把子君描述成自觉追求女性解放和自主爱情的独立女性,继而在他们组建家庭后,却又述之为...
关键词:《伤逝》 叙事者 叙述策略 子君形象 
鲁迅笔下的女性命运抉择——祥林嫂与子君形象比较分析
《新作文(教研)》2018年第8期0175-0175,共1页肖岑 
通过对祥林嫂和子君的形象分析,思考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女性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她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她们的情感归宿,探寻女性生存的根基所在。
关键词:出身 婚恋 精神 归宿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伤逝》中子君形象为例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6年第19期79-79,共1页李国宣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描述了"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知识分子的爱情悲剧。小说自发表以来,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对子君形象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本篇文章试图从女性读者的角色去解读《伤逝》,以更...
关键词:《伤逝》 子君 女性自我意识 涓生 爱情悲剧 个性解放 封建家长制 女性命运 女性读者 知识女性 
歌剧《伤逝》中子君形象的音乐表述--以鲁迅同名小说为参照
《音乐创作》2016年第4期105-107,共3页赵娜 
本文以鲁迅同名小说为参照,对歌剧《伤逝》中子君形象的塑造、子君唱段的结构安排、以及期间呈现出的美学特征和文学意涵进行了阐释,作曲家和编剧对于原著的"二度创作"和"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进行了分析。文章以"两个子君"的对比为研究切...
关键词:歌剧《伤逝》 小说《伤逝》 子君 子君唱段 
论鲁迅在妇女解放道路上的贡献
《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80-80,共1页赵芳 
通过对鲁迅笔下的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给鲁迅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的贡献做一个定位。从对这三类妇女形象的剖析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不同程度的奴隶性,软弱性,麻木性和反抗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着重于女性被压迫...
关键词:妇女解放 祥林嫂形象 子君形象 奴隶性 
凄丽的爱情,唯美的悲剧——从《伤逝》看子君形象的悲剧美
《考试周刊》2013年第71期19-19,共1页章琴 
文章从《伤逝》中子君形象入手,从爱情中寻找“悲剧美”,从性格中分析“悲剧美”.从作品中总结“悲剧美”。子君形象,为鲁迅关于“悲剧”的定义作了形象的注释。在表现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同时,描写比死亡更厉害的人物心灵的受残...
关键词:《伤逝》 悲剧美 题材 形象 悲剧性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