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产

作品数:216被引量:46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君兴潘晓赋王晓爱区又君王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产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红笛鲷的自然产卵与人工催产被引量:3
《水产科技》2004年第5期15-16,共2页黄培卫 张海发 王云新 刘付永忠 黄国光 
本文报道了红笛鲷在室内大量自然产卵及在渔排网箱催产产卵的试验结果。2000至2003年每年使用50-60尾体重2.0-4.5kg的红笛鲷作为亲鱼,通过强化培育实现自然产卵,以及使用激素催产产卵,平均每年获得红笛鲷上浮卵6915×10^4粒,其中自...
关键词:自然产卵 强化培育 人工催产 亲鱼 网箱 试验结果 体重 
黑尻鲹在圈养条件下自然产卵
《水产科技》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李加儿 区又君 
黑尻鲹Caranx melampygus(Cuvier and Valenciennes)属鲹科鱼类,常见于热带印度-太平洋海域,底栖性,通常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主要摄食岩礁性鱼类。在夏威夷,该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用和游钓鱼类。近年来,近岸鱼类资源下降,仅1990~...
关键词:黑尻鲹 圈养 自然产卵 产卵量 受精率 
茂名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花星鱼繁育技术有新突破
《水产科技》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朱培斌 
茂名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去年开展罗氏沼虾种苗孵化获得成功后,最近又在花星鱼繁育技术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池塘自然配对自然产卵集卵人工孵化技术获得了成功,为加快我市“三高”渔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繁育技术 水产 人工孵化技术 罗氏沼虾 自然产卵 种苗 池塘 茂名市 新突破 渔业 
池养尖吻鲈人工繁殖的研究被引量:4
《水产科技》1992年第1期9-14,共6页陈永乐 陈奋昌 胡隐昌 叶星 梁幼嫦 曾素梅 王文派 
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又名盲鳍,其生长迅速,肉味鲜美,在东南亚、我国广东省、香港和台湾沿海地区均有养殖。但野生种苗不足成为发展成鱼养殖的障碍。因此,各国致力于尖吻鲈人工繁殖的研究,自1971年泰国在自然产卵场捕...
关键词:尖吻鲈 池养 人工繁殖 野生种 肉味 自然产卵 种苗 东南亚 香港 障碍 
野鲮在亲鱼塘中自然产卵
《水产科技》1992年第1期44-44,共1页张韵桐 
吴川县大冲淡水养殖良种场的一口亲鱼塘,于去年6月下旬,野鲮亲鱼未注射催产激素而自然产卵。产卵活动从早上5:30开始至下午4:05结束,上午产卵最为强烈。该亲鱼塘面积4.1亩,最大水深1.8米,仃野鲮雌鱼86尾,雄鱼90尾,估计有80%...
关键词:鱼塘 亲鱼 自然产卵 雌鱼 孵化率 受精率 鱼苗 雄鱼 受精卵 水深 
水径水库鲮鱼分布规律研究
《水产科技》1990年第6期25-27,30,共4页朱适贤 
鲮鱼(Girvhinus,molitorella)是华南地区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水库最理想的底层养殖品种,能自然产卵繁殖,产量较高,成为水库优势种群。
关键词:鲮鱼 经济鱼类 自然产卵 繁殖 优势种群 养殖品种 水库 产量 华南地区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仔鱼的饲养和发育
《水产科技》1980年第35期1-8,共8页罗建权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在驯养条件下自然产卵。从孵化后的仔鱼养殖到变态期,投喂的饵科为轮虫、海水丰年虫(Artemia nauplii)、挠足类和碎虾肉。文章对褐点石斑鱼从孵化到变态的各发育期作了描述。孵化时仔鱼的全长为2.25...
关键词:石斑鱼 摄食 孵化 轮虫 饲养 仔鱼 丰年虫 发育 变态 自然产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