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拉瑟

作品数:2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陆玲武楠朱焱赵一星白谦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视听界》《新闻知识》《财经》《现代视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丹·拉瑟经典原则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中国报业》2014年第16期59-60,共2页赵一星 
丹·拉瑟是美国较有影响力、公信力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之一。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探讨和分析丹·拉瑟所提出的"瞬间原则"、"后院篱笆原则"两个经典的传播原则,以及其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丹·拉瑟 新闻主持人 接受美学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人格魅力--对丹·拉瑟专访萨达姆的思考被引量:4
《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118-119,共2页武楠 
本文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播出的丹·拉瑟对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独家访谈进行个案分析,探讨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新闻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 角色定位 人格魅力 
丹·拉瑟要揭惊天黑幕
《环球人物》2008年第7期18-18,共1页李军 
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电视新闻主播,丹·拉瑟是美国王牌电视新闻主播之一。因揭露布什当年"逃避兵役"而被迫辞职后,丹·拉瑟并没有解甲归田,而是转投一家高清晰电视节目频道,继续他的新闻事业。记者对丹·拉瑟的采访,是在他的办...
关键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新闻主播 记者 布什 辞职 高清晰电视 新闻事业 美国 正式手续 跨国公司 
丹·拉瑟归来
《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4期58-59,共2页朱焱 
丹·拉瑟以75岁高龄再战江湖。不过,纵然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心。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 RATHER 主持人 电视网 美国 节目 
美国传媒界:“老家伙们”在掌舵
《书摘》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刘勇 
走进中国许多正朝气蓬勃着的新锐传媒,便会发现,其总编、主编绝大多数都是60年代中后期甚至70年代生人,他们的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从事新闻职业的,提升之快,令人惊讶。有人总结出国内目前流行的办报模式特点:核心团队年...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 赫斯特 新闻节目 克朗凯特 丹·拉瑟 分析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电视网 华莱士 华盛顿 布罗考 
再见,丹·拉瑟
《英语文摘》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Mark Washburn 陈晓光 
本刊2005年第3期《"博客"之"反革命运动"》一文中提及报道布什越战从军记录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丹·拉瑟因在此报道中引述来源可疑的文件,而后向公众致歉一事。3月9日,丹·拉瑟在其主持了24年的晚间新闻栏目后,告别主播台。此...
关键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新闻节目 职业生涯 布什 现场报道 电视网 阿富汗 美国媒体 事件 主播 
名嘴遭遇“文件门”
《世界知识》2005年第2期42-43,共2页吴靖 
丹·拉瑟习惯于站在新闻专业主义的道德高度,批评新出现的市场化倾向和右翼媒体忘记基本职业准则的做法,这次却偏偏倒在“真实”这个最容易引发大众关注的新闻标准之上,进一步削弱了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在民众中的信誉和口碑。
关键词:美国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 丹·拉瑟 
从丹·拉瑟的辞职看美国媒体的公信度
《山东视听》2004年第12期41-42,共2页
在美国新闻界有一句古训:"要抢新闻,更要抢正确的新闻",很遗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美国王牌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丹·拉瑟(DanRather),于美国时间11月23日向他的东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高层提出辞职。
关键词:拉瑟 电视节目 抢新闻 电视新闻 第一财经日报 克朗凯特 纽约时报 默罗 电话采访 调查性 
再见,丹·拉瑟"叔叔"
《新闻周刊》2004年第46期62-63,共2页程晓鸿 
在美国,现在已经没有谁下班回到家会说:"亲爱的,给我端一杯马提 尼,我要看丹·拉瑟播报的新闻。"
关键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新闻主播 丹·拉瑟 退休 有线电视网 互联网 
世视如模
《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5期2-7,共6页
关键词:美国电视艾美奖 《美国天使》 芭芭拉·沃特斯 主持人 播丹·拉瑟 性教育节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