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害田

作品数:44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修贵喻光明张蔚榛张瑜芳潘智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水利厅更多>>
相关期刊:《灌溉排水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农业网络信息》《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渍害田遥感空间信息提取方法综述
《农业网络信息》2018年第4期29-33,共5页朱凌云 熊勤学 
2012年度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203032);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7年开放基金(编号:KF201701)支持
渍害是引起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渍害田农田生态特征,介绍了三种反演与识别渍害田的方法:通过地下水位的定量反演识别渍害田的方法、基于主动雷达的土壤表层水分反演识别渍害田的方法和基于光学热...
关键词:渍害田 反演 微波遥感 红外热遥感 
碧江区渍害田改造的技术措施和效果
《农技服务》2017年第4期23-23,共1页饶勋亚 
碧江区渍害田主要受山沟的冷浸水,冷泉水,溪沟山洪水等影响,是制约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实施工程改良和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土壤综合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碧江区 渍害田 改造 
浅谈滨海区渍害田的特征与治理措施
《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第3S期267-267,共1页王传峰 郭小菊 
本文介绍了滨海地区渍害田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些特征人们总结了对这些渍害田加固堤围,联圩筑闸,引淡灌溉和建站排涝等四项治理措施。这些措施对生产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渍害田 联圩筑闸 防洪防潮 
基于多源数据的渍害田识别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金银龙 黄介生 王修贵 
渍害田是耕作层土壤含水率长期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的中低产田.渍害田的大范围识别是渍害低产田治理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分析了渍害田多种形成因素,认为耕作层土壤含水率过高是造成渍害的根本原因,选择土壤相对湿度作为渍害田...
关键词:渍害田 MODIS影像 反演 土壤分布图 
基于MODIS的渍害田和正常农田遥感特性对比研究被引量: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0期1287-1294,共8页李元征 吴胜军 杜耘 肖飞 陈慧 严翼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7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45)资助
渍害田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以四湖流域洪湖地区为实验区,基于渍害田的物理及生态特性来探讨渍害田遥感识别特性。利用2002~2011年MODIS产品,辅以土壤图、土地覆被数据,对比分析了正常农田及渍害田在反照率、增...
关键词:渍害田 MODIS 四湖流域 热惯量 
利用暗管排水治理山区渍害田探讨被引量:4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第12期58-60,63,共4页柳先进 
恩施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是典型的山地区。境内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且渍害低产田面积大。通过三种不同材料的暗管排水与明沟排水进行对比观测分析,暗管排水是山区治理渍害田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暗管排水 山区 渍害 
农村水利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中国水利》2009年第18期71-73,共3页王晓东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700余处,机电井500余万眼,固定机电排灌站44万处。不同程度治理易涝耕地3.1亿亩、盐碱耕地8480万亩、渍害田5000多万亩,发展牧区草场灌溉面积1200余万亩。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水利 机电排灌站 灌溉面积 牧区草场 新中国 机电井 渍害田 
基于GIS的我国渍害田治理分区及排水控制深度研究被引量:3
《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第6期34-36,54,共4页欧阳萍 王修贵 姚宛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39003);水利部948计划(CT200615)
在对全国渍害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整合GIS组件ARC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和EXCEL的计算功能,设计了我国各地渍害田治理分区数据库,结合作物种植分区和不同作物的排水深度,提出了不同分区的排水控制深度,可作为我国渍害田治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渍害田治理 农田排水 GIS 排水深度 
渍害田的改造措施与成效
《农技服务》2008年第5期103-104,共2页龚秀益 
阐述了实施配套改造渍害田的措施,并就实施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渍害田 改造 措施 成效 
雨水集蓄利用与渍害田除涝被引量:1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第5期15-15,共1页焦慧选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是解决旱地作物浇关键水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易涝的渍害田建设此类工程,既能排涝减少渍害,又可以变害为益,在旱季时浇地,使耕地旱涝保收。
关键词:雨水集蓄 工程 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