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作品数:3741被引量:426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又专孙浩然卓新平彭无情佟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宗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宗教文化在耶路撒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政治延伸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1期107-114,共8页张世均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中心”专项资助平台建设(2021PTJS07)的阶段性成果。
“主权归属”属于国际政治问题,往往与历史、文化联系密切。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都视其为“圣城”,至今保留了众多的宗教遗迹,并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关于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之争,既有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文化遗产 耶路撒冷 主权归属 政治延伸 
滇藏缅印交界区宗教文化互动的耦合机理——基于贡山县丙中洛地区的探讨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6期102-109,共8页李佩燊 周智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滇藏缅印交角地区交流互动发展史研究”(项目号013006040200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傈僳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协调整合研究”(项目号18BMZ034)阶段性成果。
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地处横断山腹地,有10多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民族民间信仰与藏传佛教,东方宗教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在这里融汇共生,是滇藏缅印交界区的多元文化共生的缩影。文章以微观的视角窥探宏观的多元文化互动,通过对丙中洛不...
关键词:丙中洛 宗教文化 互动 耦合机理 
古代印度和欧洲的神观念比较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5期1-8,共8页姚卫群 
古代印度和欧洲是世界文明的两个重要发源地。两地的宗教与哲学思想经常交织在一起。神的观念在两地都有重要的表现形态。两地神观念的共同点反映了人类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普遍产生的变化。两地神观念的差别点反映了不同区域内人们...
关键词: 印度哲学 欧洲哲学 东西方哲学比较 宗教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1—6期目录被引量:3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6期177-182,共6页
关键词:伊斯兰教 中国宗教学 《世界宗教文化》 佛教复兴 任继愈 深度解读 专家论坛 世界宗教文化 
蒙古萨满教区域特征调查——中蒙两国的比较视角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2期16-23,共8页王建新 包海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宗教风险研究"(16ZDA16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北民族走廊文化交融经验及创新模式研究"(16LZUJBWZY045)的阶段性成果
萨满教是蒙古族原生性宗教信仰,通常称为博教(b??gin?a?in)^((1))或博信仰(b??mürgül)。20世纪80年代起,蒙古国萨满教呈现出了复兴态势。这一现象推动了跨居中蒙两国境内的蒙古族群体间、基于萨满师徒关系的宗教文化互动交融进程。基...
关键词:内蒙古 蒙古国 萨满教 宗教文化 社会转型 
宗教传承的时空建构——“集体记忆”理论的能动性理解被引量:5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2期113-120,共8页王子涵 
湖南省研究生科院创新项目"‘位育论’范式下对传统建筑中天人关系的再解读--徽派建筑与湖湘建筑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X2017B037)的阶段研究成果
宗教文化既有其生成的特殊机制,亦包含了所有文化得以传承的共同特征。哈布瓦赫基于涂尔干宗教社会学所开创的"集体记忆"研究,为解读宗教传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考范式。然而,该范式对主体层面的能动性缺乏充分的认知。本文试图从两个...
关键词:集体记忆 宗教文化 时空建构 仪式 文化传承 
《基督教中国化理论研究》简介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1期25-25,共1页唐晓峰 
基督教作为一种具有异质文化色彩,且在当前中国拥有3800万庞大信众群体的信仰体系,其中国化的进程较早便受到学界关注。2013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编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宗教中国...
关键词:中国化 基督教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宗教文化 文化色彩 信仰体系 北京大学 研究院 
清代中后期广州海幢寺的对外开放与中外宗教文化交流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6期40-45,共6页王元林 陈芸 
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称"河南寺"的海幢寺,地理位置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隔江相望。乾隆末年海幢寺为第一个向外国人开放的佛寺,允许外国人定期到此旅游参谒。在此政策管制下,自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海幢寺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佛教的重要窗口。多种记...
关键词:海幢寺 对外开放 佛教 宗教文化 交流 
泰国宗教文化中的印度教元素探析被引量:3
《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2期78-84,共7页金杰 
泰国的宗教文化在南传佛教的表层下有深厚的印度教底层,印度教对泰国宗教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泰国是印度教在东南亚的古代传播和现代发展的缩影。文章介绍了印度教文化在泰国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了印度教在泰国影响广泛的原因,...
关键词:泰国 宗教文化 印度教 婆罗门教 
“一带一路”倡议下青藏高原地区宗教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对策——以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交流为例被引量:4
《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张世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印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GJ030);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C16E104);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四川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015SZYTD0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介绍印度和中国西藏自治区佛教信仰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地处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西藏自治区与印度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和政策保障,提出了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界交流的路径与对策,即通过加强政府的政策领引、加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 印度 佛教 传播 路径与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