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岭谷区

作品数:136被引量:1176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何大明崔保山吴绍洪刘世梁杨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回归线纵向岭谷区干湿日时空变化特征
《人民珠江》2022年第7期74-86,113,共14页金韩宇 程清平 任钇潼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2201AU070064);西南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资助项目(112105);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677056);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19040504)。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从多角度了解降水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沿线1961—2019年24个站日降水量计算14个干湿日指数,基于修订的Mann-Kendall检验、Pettitt、小波相干等方法揭示了干...
关键词:干湿日指数 时空变化 大尺度环流指数 纵向岭谷区 
纵向岭谷区北部“藏+X”型“非典型民居”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
《住区》2022年第1期148-157,共10页邹开泽 杨宇亮 高凡清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编号2020-GMB-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68012,51668068)。
针对“谱系化”不够鲜明的民居的独特价值与未受重视的现状,本文提出“非典型民居”的概念,以纵向岭谷区北部为研究范围,以多学科交叉视野,探讨“藏+傈僳”、“藏+纳西”两类“非典型民居”的宏观、微观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关键词:传统民居 纵向岭谷区 非典型民居 空间特征 形成机制 多学科交叉 藏族 
西南纵向岭谷区兽类及雉类红外相机监测平台:方案、进展与前景被引量:13
《生物多样性》2020年第9期1090-1096,共7页李学友 胡文强 普昌哲 李权 于秋鹏 胡哲畅 William V.Bleisch 蒋学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874);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项目(2019HB2096001006)
纵向岭谷区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以南北走向为主的山系河谷区。纵向山系、河谷的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阻隔"作用及其关联效应使其成为动物南来北往的重要生态走廊和东西扩散的阻隔,孕育着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滇金丝猴(Rhin...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 西南山地 大中型兽类 雉类 人类活动 多样性监测 红外相机 
澜沧江 一条南流大江的魅力被引量:2
《森林与人类》2019年第8期24-29,共6页顾纯 李小龙(摄影) 张胜邦(摄影) 唐云(摄影) 
大江大河向东奔流,是中国大地上常见的自然地理景观。'大江东去','大河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中国人对江河流向的普遍认知。但南向的河流往往更有魅力,它要从高纬度奔向低纬度,从寒冷的高原奔向炎热的低地,因此,它在整个流...
关键词:东喜马拉雅 玉树藏族自治州 杂多县 澜沧江流域 纵向岭谷区 中南半岛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青藏高原 气候带 生物物种 滇西南地区 区系成分 唐古拉山 东洋界 古北界 
纵向岭谷区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生计多元化特征--德钦县案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年第5期1-8,共8页王文玲 柳江 李艳波 冯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跨境流域水文变化归因及生态影响”(2016YFA0601601);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项目“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适应”(ICIMOD-HICAP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41501592)
消除贫困既是当今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通过研究云南省德钦县农民在1978年到2015年的经济状况变化,发现了随着一系列发展政策的实施,德钦县的农业和工业的经济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逐步改善了农民单纯...
关键词:生计 贫困 纵向岭谷区 德钦县 
云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春汛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1期213-213,217,共2页丰英 
本文以云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春汛为例,在降水分布、大气环流等数据资料的支持下,对云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春汛形成的原因以及该气候的特征做出合理的分析,以供气象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春汛 气候特征 成因分析 云南省 纵向岭谷区北部 
纵向岭谷区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特点及预测被引量:1
《人民珠江》2017年第4期1-7,共7页程清平 王平 莫明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07)
利用大围山国家级保护区1960—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保护区55 a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做出预测。结果显示:55 a来该保护区年、春、夏...
关键词:气温和降水量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预测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纵向岭谷区植物群落研究
《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5期83-84,共2页刘艳芳 刘建民 韩春娥 
本文在介绍了纵向岭谷区生物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对植物群落研究的发展历史做了概述,通过历史上对该区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对该区域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 植物群落 研究 
纵向岭谷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年第11X期33-37,43,共6页刘杰 衷平 
以纵向岭谷区大保和思小高速公路为案例工程,测定了公路沿线典型样线上主要植物种群的密度、高度、盖度、重要值和演替阶段;根据同一样线及不同样线间各种群特征指数的变化,分析了公路建设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沿线各种群密度...
关键词:植物种群特征 演替阶段 高速公路建设 纵向岭谷区 
纵向岭谷区山地温度垂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年第3期10-18,共9页牛乐德 丁文荣 宗路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99)
为探讨纵向岭谷区不同山地温度垂直分布规律,选取不同纬度的西双版纳、哀牢山、高黎贡山为研究对象,利用山地气温垂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各山地的气温和地表温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山体,由于高差较大,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递...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 温度 垂直分布 递减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