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细胞病变

作品数:29被引量:30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志红黎磊石林瑞霞杨青曾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姜黄-虎杖”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赵凯 程小红 卢芬萍 王悦彤 李娜梅 董诚 袁二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9404);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2018YFC1704201)。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姜黄-虎杖”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机制,为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姜黄、虎杖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蛋白,运用Cytoscape3.2.1生物信...
关键词:姜黄 虎杖 足细胞病变 网络药理学 
名中医曹式丽教授从伏邪论治足细胞病变学术经验初探
《中医临床研究》2023年第32期110-113,共4页郑亚娜 窦一田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21063);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14)。
足细胞病变是多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常用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长期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色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足细胞病变参与...
关键词:足细胞病变 伏邪 学术理论 形成过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管损伤并足细胞病变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年第2期173-175,共3页徐也 朱婧 韩世盛 吴采忠 郑灵琳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罕见的获得性补体介导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发病率约5~10/100万例[1]。PNH的发病与PIG-A基因突变导致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定蛋...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D55 病例报告 PNH 急性肾小管损伤 CD59 糖基磷脂酰肌醇 锚定蛋白 
TRPC6突变致足细胞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蒲金赟 周建华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channel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6,TRPC6)是肾脏足细胞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的重要组成蛋白之一,与肌动蛋白、足细胞表面蛋白以及其他裂孔隔膜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足细胞的正常...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基因突变 足细胞病 裂孔膜 蛋白尿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作用机制探索被引量:14
《中国药房》2021年第4期425-431,共7页窦一田 尚懿纯 刘春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703968,No.81403333);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No.2017KJ154)。
目的:预测辛通畅络法载体——复方肾苏Ⅱ之君药“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机制,为辛通畅络法防治足细胞病变序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黄芩化...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柴胡-黄芩”药对 足细胞病变 靶点 机制 
激素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微小病变肾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6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年第8期502-504,共3页李小伟 
安徽省卫计委中医药项目(No.2016-zy106)
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理表现多样,其中,微小病变肾病(MCD)是较常见的肾脏病理表现之一。MCD肾脏病理光镜肾小球病变不突出,免疫病理肾小球上皮侧、内皮下、系膜区均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主要表现为...
关键词:微小病变肾病 雷公藤多甙片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足细胞病变 复发 激素 病理表现 临床综合征 
中西结合治疗足细胞病变73例临床观察及体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第4期139-141,共3页朱俊 周恩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细胞病变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经肾穿刺病理确诊73例足细胞病变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CEI/ARB)以及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88%;治疗后4周、8周、12周尿蛋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足细胞病 尿蛋白 
α3β1整合素与足细胞病变被引量:3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5年第5期787-790,共4页韩雯雯 许冬梅 
山东省攻关课题(编号:2013GSF11818)
近年研究表明整合素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其中α3β1整合素在成熟的肾脏表达最为明显,是足细胞与GBM之间的主要粘附分子.α3β1整合素的异常表达可造成足细胞损伤及脱落导致蛋白尿出现,即足细胞病的发生。
关键词:足细胞 整合素类 
他克莫司对2型糖尿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5年第10期783-784,共2页李作林 马瑞霞 朱月华 徐岩 王彤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ZRB016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68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约占终末期肾病的30%~40%。蛋白尿是DN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足细胞病变被认为是DN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 保护作用 细胞凋亡 他克莫司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足细胞病变 
足细胞病概述
《药物与人》2014年第9期374-374,共1页刘云豹 
足细胞(padocyte)是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的脏层上皮细胞,因其胞浆在基底膜表面形成伪足样突起而得名。以足细胞病变为显著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称为足细胞病(podocytopathy)。
关键词:足细胞病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肾小球疾病 上皮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