锭模

作品数:447被引量:2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夏立军李殿中傅排先许长军胡林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钢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高钢锭模使用寿命的优化设计被引量:3
《钢铁》1995年第2期32-36,11,共6页王树达 张德臣 吴秀娥 胡林 陶军 王太川 
在文献[1]所论述的基础上,以某钢铁公司的5.6t钢锭模为例,采用热光弹法与有限无法对钢锭模模口截面进行热应力与变形分析,针对钢锭模截面形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合理的钢锭模截面形状与尺寸,为提高钢锭模的使用寿命提供可靠...
关键词:钢锭模 热光弹法 优化设计 铸造 铸模 
采用新型钢锭模消除二次缩孔被引量:3
《钢铁》1994年第1期18-21,共4页由洪功 宋崇哲 刘君安 
国内外广泛采用上小下大钢锭模浇注镇静钢工艺提高成材率,但其钢锭内部产生二次缩孔。新型钢锭模是在形成“金属桥”部位的模壁中间装有保温层,改变钢锭凝固条件,消除二次缩孔。因此,扩大该工艺应用可以提高成材率。
关键词:钢锭模 二次缩孔 保温度 
钢铁 第28卷 1993年 总目次
《钢铁》1993年第12期U001-U005,共5页
关键词:LI WANG 高炉煤气 Flow 钢铁 中国金属学会 李文卿 钢锭模 目次 
包钢中磷铁水直注钢锭模
《钢铁》1993年第5期81-81,共1页于俊 
包钢高炉铁水直接浇注钢锭模,经过两年的科研试验,终于取得成功。1991年3月开始这项新技术的研究,先采用生铁重熔铸造钢锭模,使用结果认为与原钢锭模寿命相当。1992年3月正式使用包钢高炉中磷铁水试生产钢锭模,1992年末,直铸钢锭...
关键词:钢锭模 高炉铁水 包钢 高炉 重熔 试生产 熔铸 铸造 铸钢 浇注 
钢锭模用材质的断裂力学评价被引量:2
《钢铁》1993年第3期26-29,19,共5页于功利 崔光镇 韩万有 郑贤淑 金俊泽 
测试分析评价了各种铸铁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1)铸铁的裂纹扩展速率按球铁、蠕铁及灰铁的顺序依次增大。2)铸铁的石墨形态不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相差很大。灰铁由于石墨片在共晶团内相互连接,疲劳裂纹沿着与外应力垂直的石墨片/基体边界...
关键词:铸铁 球铁 石墨形态 疲劳裂纹扩展 钢锭模 基体 共晶 用材 材质 蠕铁 
包钢钢锭模吸尘系统投入生产流程
《钢铁》1993年第2期83-83,共1页于俊 
包钢冶金研究所和炼锕厂共同研制的钢锭模吸尘系统,于1991年12月进入炼钢生产工艺流程。
关键词:钢锭模 炼钢 包钢 冶金 投入生产 生产工艺流程 研究所 
钢锭模截面形状对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钢铁》1993年第1期26-29,共4页王树达 胡林 吴秀娥 王太川 陶军 张德臣 
采用热光弹性法,对国内四种基本钢锭模在同一温度场作用下进行对比性热光弹性实验,找出锭模截面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设计合理钢锭模截面形状与尺寸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钢锭模 本钢 温度场 应力场 国内 尺寸 应力分布 影响规律 
包钢用自产生铁制造钢锭模
《钢铁》1993年第1期82-82,共1页于俊 
包钢用自产生铁制造钢锭模获得成功,并已投入大批量生产应用。
关键词:钢锭模 包钢 生铁 产生 大批量生产 成功 制造 
厚大断面球铁钢锭模铸造质量分析
《钢铁》1992年第9期24-27,共4页于功利 韩万有 梁朝党 郑贤淑 张兴国 金俊泽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厚大断面(150mm)球铁钢锭模的凝固进程,实测了球铁钢锭模的温度场,解剖钢锭模分析了各部位的金相组织、石墨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在钢锭模围带处加一条状冷铁,明显地改变了钢锭模的凝固进程,消除了...
关键词:球墨铸铁 钢锭模 铸造 质量分析 
依据温度场和应力场的钢锭模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6
《钢铁》1992年第5期20-23,74,共5页郑贤淑 张兴国 金俊泽 于功利 韩万有 梁朝党 
本文提出以钢锭模一个使用周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据优化设计钢锭模的方法。用这一方法设计的钢锭模投入使用的结果,平均模耗由18.62kg/t降低到6.5kg/t。
关键词:钢锭模 温度场 应力场 优化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