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整体

作品数:168被引量:76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谢明星段凤霞吕清方凌云李玉曼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被引量: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年第S01期20-24,共5页牟立欣 于云霞 王永槐 赵翠婷 孔凡鑫 李萌 马春燕 杨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137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20180530052)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对43例CSF患者(CSF组)及35例一般资料匹配患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11期819-823,共5页刘燕 孙丹丹 杨军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不能单一由负荷异常解释的室壁肥厚[1],为儿童和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在成人的发病率为0.02%~0.23%,在儿童中发病率为0.03万分之~0.05万分之[1].成人HCM诊断标准为非完全...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整体 局部收缩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 临床应用 左心室壁厚度 Β肌球蛋白重链 心肌间质纤维化 
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重构被引量:13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年第3期363-366,共4页刘爽 马春燕 李阳 杨军 张立敏 邹麓 赵世杰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STE)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LVR)的价值。方法对75例AMI患者于PCI术后72h及6个月行STE检查,测算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以术后6个月左心...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年第14期11-13,共3页李津阳 李诗文 王鸿鹄 杨军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比常规12导联心电图定量评价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右室流出道起源)患者33例,应用RT-3DE对比其正常心动周期及室性期前收缩心...
关键词:三维 超声心动图 右室流出道 室性期前收缩 左室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及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
《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第9期3-4,6,共3页李莎 张立敏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066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的应变参数,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前及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铁煤集团总医院行室间隔修补术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30例,同时以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2D-STI得出左室整体纵...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左心室整体及电极位置心肌纵向应变预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长期疗效被引量: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第12期1965-1968,共4页马春燕 刘爽 杨军 张妍 张立敏 李楠 于波 
辽宁省科技厅科学计划项目(2011225020)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缺血性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心肌纵向应变(RLS),探讨其在预测CRT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42例缺血性HF接受CRT,对其在术前1周和术后1年行STE检查...
关键词:心力衰竭 缺血性 心室功能  收缩同步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