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4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上海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影中城像”: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都市空间研究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1期34-36,共3页张玲 
2021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左翼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1932—1937)”,项目编号:YG2021077;202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革命视域下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研究(1927—1937)”,项目编号:21YS26。
自18世纪中叶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提出“地理学”概念之后,文学地理学逐渐兴起,即将地理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而兴起于后殖民时代的地理批评以“空间”意识的探究为中心,强调作品空间所体现的权利、性别、族群、阶级等意识...
关键词:后殖民时代 左翼电影 都市空间 阐释性 地理空间 空间建构 文学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直面灾景、重构山河和理想乡村:中国左翼电影环境景观的家国象征和隐喻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罗阳 张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时期艺术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批准号:20AA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早期中国电影以商业价值为标准,环境景观与叙事空间在电影艺术层面上无内在情感的链接。左翼电影人吸收苏联电影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影片中直接呈现天灾场景,改变了电影景观单一呈现模式;以外景中的荒漠、大路和群山隐喻山河破败中的不...
关键词:左翼电影 环境景观 电影美术 艺术地理 象征与隐喻 
电影插曲《春天里》的音乐创作与文化内涵被引量:3
《音乐创作》2022年第5期159-164,共6页王思思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海派红色音乐文化的左翼电影音乐研究”(编号2019BWY017)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左翼电影运动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性质和方向。音乐作为左翼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反映了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甚至获得了不依赖电影本身的独立生命。本文以电影《十字街头》中一首耳熟能详的插曲《春天...
关键词:电影《十字街头》 插曲《春天里》 左翼电影运动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在南洋的传播与影响被引量:1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3期4-13,共10页徐文明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电影与南洋关系史研究(1921—1949)》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7BC04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创作蓬勃发展。在特定时代语境中,中国左翼电影传播到南洋地区。通过影片、华文报纸等媒介,中国左翼电影文化进入南洋华侨的视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在南洋的多媒介传播及引发的相关影片评论、社会议题...
关键词:中国左翼电影 南洋 媒介 启蒙 
唐纳及其左翼电影文论探析被引量:2
《电影艺术》2021年第3期145-152,共8页黄望莉 王鹏超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抗战时期艺术文献整理和研究”(批准号:20AA001)阶段性成果。
唐纳在1933—1935年期间不仅活跃在"左翼"影评的争论中,同时也通过大量译介西方电影理论,促就了别具一格的左翼影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电影理论研究,尤其引领并推进了现实主义批评模式。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关系网络使他成为为数不多穿梭于...
关键词:唐纳 左翼电影运动 左翼影评 电影理论研究 软硬之争 
在商业宣传中建构新的文化阵地:左翼电影运动与《明星月报》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2期4-13,共10页王艳云 蒲桂南 
左翼电影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月报》是左翼电影运动和明星公司共同建构出的新的文化阵地,是左翼电影运动深入电影制片公司,在电影战线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与其他文化阵地不同,《明星...
关键词:左翼电影运动 《明星月报》 文化阵地 
电影话语权的斗争——夏衍30年代电影理论批评活动研究被引量:4
《当代电影》2019年第4期79-84,共6页陈犀禾 陆佳佳 
左翼电影运动时期,左翼电影批评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左翼力量能够迅速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根本原因之一。夏衍作为左翼影评活动的参与者、领导者和组织者,不仅其本人在电影批评和理论方面成就卓著,也为推动整个左翼电影批评的...
关键词:夏衍 左翼电影运动 电影理论和批评 
左翼电影音乐实践活动的美学规律重构
《当代电影》2019年第4期93-96,共4页王思思 
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对左翼电影音乐在实践活动中三个环节(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进行研究,进而思索其与政治、历史、社会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左翼电影音乐在创作上突出意识形态化,表演上结合现实主义形象塑造,欣...
关键词:左翼电影音乐 实践活动 意识形态 美学规律 
奇观中的性别政治:从《脂粉市场》看左翼电影中对“都市”的表达
《电影新作》2017年第5期32-37,共6页黄望莉 杨鸽 
左翼电影在启蒙的旗帜下,将女性议题置于新旧时代交错之际,希望给予社会以解决之道,但是在《脂粉市场》的影像奇观、性别奇观、都市奇观的叙事策略中却展现出左翼电影叙事中的含混性和与现实胶着的困境,使得这部影片在今天看来是鲜活而...
关键词:《脂粉市场》 性别政治 都市表达 
中国早期电影音乐与女性形象塑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11-118,共8页王思思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兴盛与高潮期。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音乐的技巧和表现力也在不断增强,从初期模仿西方舶来音乐时期,到左翼电影音乐创作时期,再到建立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体系,电影音乐创作技法和社会主题作用的不...
关键词:电影音乐 女性形象 左翼电影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